中国水利网站2013年1月14日报道:“真情实意铭记心,幸福生活颂党恩;感谢湖北水利厅,与咱竹溪结了亲……”湖北省水利厅驻竹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点群众的一首快板《亲戚》,道出了对省水利厅帮扶的一片感谢之情。
日前,通过一周的检查考核,十堰、神农架片区省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2012年度考核评比结果揭晓,省水利厅驻竹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省发改委、省政协、省军区、省科技厅、省司法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大学、省国资委、省邮政公司、省烟草局、汉江集团等十二个单位、十支省直工作队中位列第二名。
节水灌溉解难题 干旱茶园现生机

茶叶是前进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全村第一产业。近两年春茶连续遭遇大旱,茶农大幅减产减收,损失惨重。省水利厅工作队入驻后,把提升茶叶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争取全省小农水项目投入资金920多万元,建设完成前进村4000亩茶园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一举解决了全村茶园的灌溉难题,极大地改善了茶园灌溉条件和干旱时的抗灾能力,提升了茶叶产量,为全村村民收入提升增强了“造血”功能。
疏竣清淤修河堤 农业发展添动力

前进村刘家河河堤在2010年“7.18”大水中水毁严重,两岸农田汛期时遭遇洪涝灾害。今年工作队积极争取全厅支持,投入300多万元,采用生态环保的格宾网结构对水毁最严重的刘家河中段重点河段进行了整治,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洪与抗旱需求,又在整体上改善了村庄环境。如今的刘家河,水清河畅、杨柳夹岸。生态河堤成为前进村的一道最美丽风景,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产业调整促发展 引进民资建基地

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前,前进村委会门前刘家河畔的200亩农田汛期经常受淹,农民收成得不到保障,大片农田被抛荒。工作队进驻后,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协助完成了土地流转,引进民营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了竹溪县名贵苗木花卉基地,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周边群众既可得土地租金,又能到苗圃打工挣钱,取得了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扶贫支教促和谐,兴办实事增活力
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厅工作队先后帮扶前进村完成7口塘堰清淤扩挖、40户民居改造、86盏路灯安装,村委会会议桌椅配置。为种植大户解决抗旱资金5000元,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前进村8名寒门学子继续学业。今年,省水利厅工作队还积极争取厅领导支持,为驻点兴修自来水厂,有效解决驻点周边多个村及集镇8000多群众用水困难的问题。还将前进村居民用电纳入小水电以电代燃料项目区,降低居民用电价格。同时还组织开展了茶园管理、文明创建评先表模活动。今年,工作队还积极服务“双联双促”活动,协调全厅干部职工慰问困难群众150户,为村委会捐赠办公设备、为村小学捐赠电脑、图书及文体用品6次,发放慰问物资和帮扶资金20多万元,并积极从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开展帮扶,有力地促进了驻点村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