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孝昌县,传颂着“尽心尽职尽力做好水利工作,一心一意一生服务人民群众”的县水务局副局长——蒋志刚这位水官的故事。
故事之一:身先士卒
1981年湖北省水利学校毕业后,蒋志刚被分配到原孝感县观音岩水库工作。他在这个偏僻、荒野的地方一干就是几年。
1983年7月的一天,孝昌县小悟乡柜子沟水库出现重大脱坡险情,他随原县水利局副局长黄楚桥连走带跑半个多小时赶到水库。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将险情排除。直到下午4点多钟,他又和黄局长沿着20多里的库岸线,边巡查边往回走,饥饿难忍,便到路边采摘几个野桃子充饥。
1984年夏,久旱无雨,观音岩灌区急需放水救急,时任技术员的蒋志刚受命处理青山口渡槽伸缩缝。他到渡槽现场查看以后,最后决定采用U型橡皮、环氧树脂粘接。当时环氧材料的使用,在观音岩水库还是第一次。蒋志刚手把手地教大家配制环氧基液和环氧砂浆。似火骄阳使环氧材料中的有害气体迅速挥发。由于长时间的熏呛,蒋志刚晕倒在渡槽上。大家把他抬到阴凉处,刚一苏醒,他又走向施工现场,坚持到处理完最后一道伸缩缝。
1998年8月,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发生特大洪水,连续几天的大雨使孝昌县境内大小水库水位不断上涨,滑石水库闸门老化破裂,溢水以每秒4立方米的速度下泄。闸下河渠的最大承受能力是每秒5立方米,如果闸门完全解体,下泄流量将达到每秒20立方米,下游丰山、杨店两个灌区5万亩农作物和1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情况异常危急!险情报告省市防办后,省防办派出两名潜水员,潜到16米深的水底,寻找闸门破裂的地方,准备用棉花包裹硬棒物堵漏。但由于水深,裂缝位置无法确认,一时抢险无从下手。
蒋志刚火速赶到现场后,经过实际勘测,决定从水闸井底观测具体破裂位置,再制定排险方案。当时,井底水流汹涌湍急,撞击声震耳欲聋,让人生畏。井上骄阳似火,井内阴冷潮湿。井壁长满青苔,爬梯锈迹斑斑,随时可能因不负重荷而断裂。
险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耽搁。考虑到下井危险,现场有几个技术员要求先下去看看,再给蒋志刚汇报情况。蒋志刚一口拒绝:“必须由我下去,必须尽快找到技术原因,必须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措施。”就这样,蒋志刚冒着生命危险,在26米深的竖井中上下了数次,终于获得了准确的观测数据,并确定了漏水位置。在他的指挥下,险情终于排除了。
原孝昌县水利局局长朱富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心有余悸地说:“当时一块锈铁脱落,掉到蒋志刚身边。如果击中蒋志刚,那他就没命了。”
2002年夏季,孝昌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河水位猛涨。7月23日傍晚,花园水文站水位高出孝昌县老城区地面平均高度0.6米。同时北部洪峰正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向孝昌县境内推进。当时正在修建孝昌环水大桥,河堤被挖开了一个35米长的口子。如果不及时堵堤抢险,直接威胁到城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孝昌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决定,由蒋志刚负责指挥环水大桥险段的抢险工作。此时,蒋志刚已在防汛一线连续战斗了5天5夜,人非常疲惫,身体几近虚脱,连走路都在打瞌睡。在这紧要关头,他咬紧牙关,冒着大雨,站在水中指挥100多名部队官兵奋战5个多小时,用3000多条编织袋筑起了一道高1.8米、宽2米、长35米的挡水堤墙。凌晨4时左右,高出老城区地面1米多的洪峰顺利过境。此时,孝昌县城区的人们仍沉浸在熟睡的梦中。
故事之二:放弃高薪
1993年3月,蒋志刚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当时,蒋志刚被单位委派到海南省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考察基建项目,因为对房屋建筑预算设计有所专长,他在这次考察中为该公司完成了一项造价2000多万元的工程预算,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公司老总非常赏识他,提出以月薪5000元聘请他担任公司预算主管工程师。公司还主动与蒋志刚所在单位协商,要求把他的人事关系转到海南。
时值孝感撤地建市,市委从各机关抽选干部到新组建的孝昌县工作。因为蒋志刚曾在观音岩水库管理处工作过多年,熟悉当地的水利情况,组织决定选派他到孝昌县水利局工作,征求他的意见,是去高工资的海南,还是去基础落后的孝昌?蒋志刚陷入了两难。
10多年后再回想起当初的那一幕时,蒋志刚坦诚地说:“当时的确很犹豫。想想自己一家六口,上有年迈七十、多病缠身的父母双亲,下有两个孩子,为了给一个生病的孩子治病,家里已债台高筑,贷款几万元无力偿还。自己和爱人工资都不高,维持家庭生计都很成问题。当时5000元的月薪,基本相当于在孝昌县工作两年的工资,诱惑力确实很大。”
夜来风雨声,声声敲心坎。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考虑,蒋志刚作出了自己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决定。他对海南公司的老总说:“孝昌正在建设新县,急需各类专业人才,我不能因一己之利而放弃家乡。更重要的是,我热爱水利事业。请你理解我的选择。”
妻子官小灵听说他要到孝昌县工作,哭着对他说:“你在观音岩水库整整呆了10年。从1984年结婚算起,我们分居了7年。我奔生奔死,从乡镇卫生院,转到城区大医院,为的不就是一家团聚么?可你倒好,两年不到,又要两地分居。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这个家想想啊!”
1993年6月15日,蒋志刚在妻子的哭声中,踏上了建设孝昌水利事业的征程。
故事之三:建设孝昌
孝昌县城北靠悟河,西临澴河,南抵晏家河。1996年7月的暴雨洪灾过后,饱受洪灾之苦的孝昌人民,总结与洪水斗争的经验教训,打响了治理澴河、晏家河城区段的攻坚战。蒋志刚率领40余名规划、城建、国土、水利技术骨干,先后三次对孝昌境内澴河、晏家河城区段全线进行实地勘测,精心规划,制定出以俢建城市防洪堤坝修边、岸坡护砌、堤岸绿化、防汛公路、城区排水为主的防洪工程方案。该工程方案通过孝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通过地方自筹方式筹集资金,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并于1997年至1998年实施。1998年起蒋志刚又着手起草《孝昌县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加高培厚现有堤防12.7公里,加固改造老城区防洪墙2.3公里,新建改造排水闸14座,配套完善城区排污沟8800米,整险加固罗家官塘水库等工程建设意见。并于2003年至2005年利用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实施孝昌县城市防洪工程。2005年底,工程全部完工。孝昌县城区防洪标准由8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城区排洪标准提高为1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完。
孝昌县城市防洪工程的修建,不仅抵御了澴河、晏家河频繁发生的洪水灾害,减轻了防洪压力,大幅度减少了防汛投入,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城区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人民安居乐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孝昌县水利局以水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以节水增效等措施来增强和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积极投身优质稻米基地建设。1994年7月,蒋志刚带领几名技术人员进驻邹岗,开始优质太子米基地示范水利规划设计。他们吃住在邹岗镇水利站,白天深入香铺、旗杆、牛迹三个村实地踏勘,夜晚挑灯整理资料,绘制规划设计图纸。整整两个月时间,蒋志刚率领的规划小组没有一人回家,也没有休息过一天。
基础勘测工作枯燥乏味,但蒋志刚做得认真严谨。同去的几名技术人员打心眼里佩服:“一板一眼,不慌不忙,你蒋总工程师还真沉得住气啊!”不知怎的,这话在水利局传开了。于是,大家就给蒋志刚取了个“蒋不慌”的雅号。
慢工出细话。两个月后,按照节水示范工程要求,和“不串灌,不跑肥、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沟渠硬化、排灌分开、旱涝保收”的建设标准,蒋志刚率队拿出了高质量的水利规划报告。
太子米基地示范区水利规划获得了省市专家肯定,1995年该工程建成后,被列为湖北省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通过效益对比分析,基地节水效果明显,亩平年用水量比治理前减少50方,年灌溉用水节约4万方,亩平产值增加50%。10多年来,基地为县提供优质稻种近50万公斤,为全县优质稻生产提供了条件,为活跃农业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
了解蒋志刚的人都说,他十分注重学习,善于钻研,总在不断“推陈出新”。2003年,蒋志刚他以玻璃纤维加固技术、粘钢技术、植筋技术、砼碳化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青山口渡槽支墩排架牛脚更换加固、排架加固、渡槽伸缩缝处理及槽身改造复位补强加固,比原方案节省投资50万元。经过这次技术处理,下游1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得到恢复和保障,为灌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故事之四:重金面前
蒋志刚作为孝昌县水利局分管工程管理、项目规划调度的副局长和全县水利工程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掌管着不少的水利工程项目,工程验收是他“一支笔”签字算数,应该说,他手中的权力不小。
2003年8月,总投资2638万元的孝昌县芳畈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当时,蒋志刚是该项目的法人代表。招标公告发布后,省内外10余家水利工程公司的老板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找他说情。一天夜里,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找到他家,要他在招标过程中给予关照,临走时趁他不注意丢下一个信封。客人走后,蒋志刚才在桌脚发现这个鼓囊囊的大信封,掂一掂,里面至少装有上万元现金。他赶紧叫来单位司机连夜追到该负责人家里,将信封原封不动地退还了。
1999年4月,蒋志刚负责验收富民畈节水灌溉工程。因施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他当即责令施工方返工。承包工程的孙老板为此在孝昌县最好的酒店定好了饭局,请他赴宴。电话打了无数次,他就是躲着不去。当晚9时,孙老板又专程到他的宿舍,硬塞给他2000元,他严词拒绝。最终,工程还是按合同规定和施工质量标准返工。
1995年至2000年,他在兼任孝昌县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时,利用自己水电建筑概预算的专业优势,承揽房屋、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等业务,为单位创收40多万元。一次某局造价200多万元的办公楼完工,请他去决算,他发现施工单位在工程量上做了手脚。建筑老板得知他很内行,一天晚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找到他家,请他在决算中高抬贵手,并愿意以工程量的1%作为回报。他遵守职业道德,当面拒绝老板的要求。最终工程决算比原先少了20多万元。该局也因此付了6000元作为酬谢。他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而是全额入了设计院的帐。
20多年来,他在水利工程验收上,不吃请,不收礼,不设卡,严格按合同、按设计要求、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做到廉洁自律、一身清白。2004年至2010年,他拒收红包,礼金20余万元。他这种清如水、洁如莲的行动体现出一名水利工作者洁白无瑕、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故事之五:愧对家庭
蒋志刚感到最愧疚的是他的父母,他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儿子。提起他的家,说来大家也许难以想象背后的艰辛和苦楚。他结婚五年后出生的大儿子自幼得了脑瘫,连坐立这些最基本的能力都没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终日躺在家中的地面上,吃喝拉撒全靠大人照料。不幸的是,他的兄弟蒋志明1990年在观音岩抗旱中因公负伤,造成严重性的脑震荡。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的主人,在亲人和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没能付去。儿子长期病卧,做父亲的他,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妻子操劳家务,为丈夫的他,没有减轻家里的负担;年迈的母亲病危,当儿子的他,没有在医院侍奉。
家对于他来说,只是他水利事业征程中的一个客栈,稍作停留,又将启航。为了工作,他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没有休过探亲假,只是借开会或办事的机会顺路回家探望一下。为了他的工作,妻子从条件待遇优厚的孝感市一医院调到离家较近、条件较差的市三医院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兼顾起来,承担了全部家务、抚养孩子和照料病人的责任。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牺牲了许多,忍受着长年照料病人和操劳家务的艰辛。
2002年10月份,他母亲因小腿创伤发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不断恶化,右小腿肿瘤大得象一个超大菜花。10月22日正是星期天,他准备带母亲到武汉检查治疗。上午8时,局里来电话通知他和县局及省厅有关领导一同到北京水利部出差,争取一个国家投资1300万的脱险加固水利工程项目,事关全县人民的利益。在这两难境地,他向家人作了交待后,连忙赶回县里,与县、局领导一起赶往省水利厅后,同厅有关领导前往水利部申报项目。一个星期后,他回到孝感再送母亲去检查时,母亲的肿瘤已进一步恶化,到了癌症晚期。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有一种莫大的负罪感。同去的县、局领导得知此消息后,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说:“蒋志刚啊,蒋志刚啊,真服了你,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说呢?”古话云:“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工作,母亲病重,自己没有尽到一点孝道,愧疚感时常责备着他。2003年4月1日,孝感市水利局按市政府领导意见,组织一个考察团到襄樊市学习水费改革经验,因为他是分管这项工作的副局长,当时局里派他前去。而母亲的病,已到了生命垂危时期,随时可能离开人世。但水费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全县农村税费改革、水费改革至关重要。临走之前,他回家看望了母亲,妻子说母亲已停止药物治疗,随时可能离开人世,劝他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出差,怕他送不了“终”。4月5日上午10时考察结束回到孝感,他赶紧跑回家,母亲已在1个小时前过世,妻子告诉他,母亲在弥留之际,一直还念着他的乳名,希望能看他最后一眼。看着母亲微闭的双眼,想想自己没有为母亲尽点孝道,他不禁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地说:“母亲,请您老人家原谅儿子的不孝吧!”
故事之六:面对荣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蒋志刚的辛勤工作换来了各级组织的关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许。他从一位普通的水利干部逐步成长提拔为县水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期间,他当选为中共孝感市第二次、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孝昌县第三届人民代表会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孝感市劳动模范”、“湖北省见义勇为积极份子”、“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多种50多次。30多年来,他撰写的《孝昌县旱灾的浅析与思考》等论文多次获奖,有的被省级、国家级杂志、报刊采用。他先后被湖北省水利厅、孝感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湖北省水利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孝感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的事迹和传略被编入《中国专家大词典》、《荆楚农业科技精英》、《跨世纪之光》、《孝感英才库》等书籍。
2006年4月27日,他在湖北省“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报告会上,以《清水作伴写人生》为题,向全省副厅级以上干部报告了他20多年来勤政为民,廉洁从政的工作,博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2010年4月26日,他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在水利部为部机关干部作报告,并同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合影。
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对蒋志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放弃在海南的高薪工作,到艰苦的孝昌县一干就是20多年;他克服家庭困难,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淡泊名利、勤政为民,没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品德,没有一种对事业的忠诚态度是做不到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
面对荣誉,蒋志刚坦然地说:我所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都是党和政府培养教育的结果,都是人民群众厚爱的结果。荣誉和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和将来更应努力,不断进取,决不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决不喊着荣誉要地位,争待遇,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发扬水利人“求实、负责、献身”的行业精神,仍将与泥土为伍,与清水作伴,与灾害相搏,为孝昌县的水利事业谱写新的篇章,为孝昌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孝昌县人民群众的富裕生活和安居乐业作出新的努力,直至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