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的湖面,波光粼粼;碧天的荷叶,渔舟点点;神秘的芦苇荡,白鹭高飞;疏洗一新的沟渠,河水清清;密如蜘网的河道,水草丰茂,机帆船往来欢歌……
这就是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水利重点县市——洪湖市。
阳光三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把目光聚焦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市——洪湖市,寻找九十三万洪湖人民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顺水而为、爱水先行、活水为民的战斗足迹。
当春风吹开沉睡一冬的泥土时,九十三万洪湖儿女正伴随着水利改革发展的春风,展拳脚,挥手臂,在水乡大地上尽情欢唱,尽情书写,一阵阵笑声扑棱棱地穿过田野,踏着春风,开始播撒“九连增”的希望,开始描绘“九连增”的图画。
你看,这边牛蹄溅起淡淡的草香,犁耙翻腾蕴藏的滋养,车轮碾出幸福的印记。喜悦却像丝丝的春雨,湿润着水乡儿女黑黝黝的脸庞。
你看,那边步履匆匆,机器欢歌,水田里一方光影流转,泥土中犁地铿锵奋进。在喧闹中,挥洒着畅快舒展的能量;在田埂上,移动着春耕的背影。
这幅春耕图,正是洪湖人民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冲天的干劲,以昂扬的斗志,以奋发的姿态大兴水利、大办农业、大抓粮食、大搞水产的真实记录。
洪湖市委书记邹太新说,了解洪湖人的习性,离不开水;了解洪湖的历史,离不开水利;了解洪湖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特别是去年以来,洪湖人民乘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春风,在治水、管水、活水的实践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人水和谐的水利建设之歌。
治水——顺水而为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洪湖的优势在水,洪湖的发展在水利。境内有大小湖泊103个,水域90万亩;有骨干渠道212条,长1404公里;有大小泵站343座,589台,装机10276千瓦,排水总量1327.9立方米/秒;有大涵闸2698座,总排水量3269立方米,总灌溉量289立方米;干支民堤762公里,形成了以堤防为屏障,以泵站为主体,以涵闸相配套,以江湖河调蓄为基础,以沟渠排灌为骨干的集防洪、排涝、灌溉、抗旱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浩瀚的大江,星罗棋布的河湖水网,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这一方人民,并成为这一方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但是,地处四湖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最下游、素有“水袋子”之称的洪湖市,长期以来因水而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洪涝旱灾频繁;水利工程老化、渠道淤塞,效益减退;疫区面积大,农村水环境差,人畜饮水困难等。
“改善洪湖水环境、建设新农村必须治水,必须坚持人水和谐理念。”洪湖市水利局局长王炎阶说:“治水的前提是,必须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定的治水方略,以防洪保安为重点,着力抓好堤防工程、排灌工程、安全饮水工程、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排灌条件,整治农村水环境,打造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
纵观近年来洪湖治水宏篇,一道道“顺水”科学而治的大手笔,一个个伴随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春风的农建大动作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你可知道,洪湖市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倍受北京中南海、武汉水果湖等中央、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洪湖抗洪一线慰问抗洪军民。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和湖北、湖南、江西等5省领导亲临洪湖长江干堤督查工程质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温家宝在洪湖长江干堤亲自指挥抗洪抢险。1998年特大洪水后,洪湖长江堤防建设被纳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并作为国家重点防洪工程付诸实施。几年来,共完成土方4033.9万立方米,相当于又修筑了一道长江干堤。新筑的长江干堤成为洪湖全境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你看,通过采取钢板桩防渗墙工程,振沉板桩工程,垂直铺膜工程,小口直径深层搅拌桩工程,高喷灌浆造墙工程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洪湖长江干堤重点险工险段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堤防工程的科技含量,这不仅在洪湖堤防建设,而且在我国堤防建设史上也绝无仅有。洪湖堤防重点险工险段,通过科技手段的整治,极大地增强了堤防的抗洪能力,并在近年的抗洪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充分证明科技手段与科技材料的运用,是打造洪湖长江堤防“铜墙铁壁”,确保长江堤防安澜的重要保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巍巍江堤铸丰碑。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建设,洪湖长江干堤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抗洪能力大大提高。漫步在巍巍大堤上极目远眺,一边是滔滔不绝的江水,一边却是安宁祥和的沃野平川与和谐秀美的村庄。
洪湖市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市长王振兵告诉笔者,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水利的春天,更是洪湖的机遇。洪湖是江汉平原的水利大市,农业大市、水产大市,加快水利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尤为重要。洪湖市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统筹防洪、供水和生态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水利强市建设进程,重点抓好“六大工程体系”建设,即防洪保障工程体系建设,城市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建设,水利信息化工程体系建设。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快洪湖水利改革发展恰逢其时,时不待我。洪湖一定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真抓实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务实的作风,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为洪湖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你看,一道坚固的长江堤防就像屹立在洪湖人民心中的“镇水宝塔。”百里江堤不仅堤身硬化、亮化,而且堤岸绿化形成一堤一路、两林护岸的“水上长城”格局,成为防洪重要的安全屏障。
你看,南北两水合流,内外双堤相交,“U”形涵闸顺两水延伸,以抵挡洪水浸袭,使洪湖百万亩良田在它们的庇荫下,盛产绿油油、金灿灿、黄澄澄的庄稼。
洪湖市委副书记鲁良才说,喜迎水利春天,把握水利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引导农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行“政府引导、乡镇组织、村级负责、群众参与”以及民营办水利等组织方式,采取科学规划、政府投入、项目整合、“一事一议”、民办公助、“林水结合”等措施,破解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难题。
你看,针对河床淤塞、沟渠不畅,泵站排灌效益减退等问题,洪湖市制订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实施方案》,提出以10年一个大循环,按每年治理10万亩农田的建设速度,整片推进,整体推进,当年施工,当年受益。全市泵站涵闸实行“五统一”管理,并集中维修改造,各乡镇每年疏挖骨干渠道2—3条,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突出以施港河水利血防治理、峰白河整治、汊红灌渠护坡等工程为中心,结合农发、国土、隔北灌区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示范区、新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区,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这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洪湖市乘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春风,大干水利的工作亮点:
亮点之一: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洪湖市突出“依靠民主决策选项目,依靠机制创新增投入,依靠政府引导优环境”的思路,广辟渠道,多元投入。
亮点之二:在农民投工投劳上,洪湖市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还采取赠送河渠冠名权等方式争取在外人士捐资办水利。
亮点之三: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上,洪湖市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兴建集中供水工程,优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已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7.6万人。
这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洪湖市乘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春风,大干水利的创新举措:
举措之一:政府引导。洪湖市政府在财政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拿出500万元用于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对完成骨干渠道疏挖任务的乡镇,按每方土0.20元标准实行以奖代补。
举措之二: 项目整合。洪湖市整合涉农项目,实行农业、水利、国土、农发、林业、卫生、交通等部门整体联动,创造了全省称赞的“锦绣梅园”建设模式,形成了“农田成方、树木成行、渠道畅通、机泵配套、道路宽敞、前园后厨、村庄秀靓”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举措之三:林水结合。洪湖市近年来将河渠两边堤埂的经营权拍卖、租赁给造林公司进行植树造林,由造林公司对河渠进行疏挖,走出了一条“清沟洗淤、疏渠造林、林水结合、公司运营”的平原水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之路。
去冬以来,洪湖市一股股农田水利建设的春潮在全市25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滚滚涌动,呈现出一派大干水利的热潮。
洪湖市市长夏锡璠在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上铿锵有力地提出:洪湖市要借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要乘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春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比武。全市20个乡镇486个村做到镇镇有战场,村村有工程,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土方1100万立方米,疏挖扩洗骨干渠道48条,长182公里,达沟通、水畅、渠流、景美。
你看,在南港河水利工地,时间定格在古历腊月二十七,230多名劳力和9台挖掘机仍在渠道里疏挖忙碌,丝毫没有停工回家过年的迹向……
你看,在太马河水利工地,沙口镇组织33名乡镇干部和15名水政监察人员及4台履带式拖拉机在沿河南北两岸拆除486间违障建筑……
你看,在代家场水利工地,水塔、绍南、柴林、芦墩、观阵等村的1300多名村民自发地拿起铁锹,挑起箢箕,挖土开沟……
你看,在燕窝水利工地,20名机务员正在东岸沟渠排水,为疏挖扩洗渠道做好施工前的准备;5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用测量器、平板仪、皮尺等工具检查工程质量……由此,一场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比干劲、比投入、比进度、比质量”的农田水利建设“大比武”活动正沐浴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强劲春风在洪湖水乡大地上迅猛展开。
管水——爱水先行
治水,关键在于管,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出路。
如果说,秀美的洪湖湿地生态恢复是近几年来湖北省在洪湖水乡治水、管水的成功典范,那么洪湖市因地制宜创新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实践,为各地探索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经验之一:泵站管理实行“五统一”。洪湖市有大小泵站343座,大小涵闸2688座,泵站被农民称为“救命站”,涵闸被群众喻为“幸福闸”。洪湖市对全市122座骨干泵站和378处重点涵闸实行统一管理维护、统一调度运行、统一电费结算、统一支付人员工资、统一支付维修费用的“五统一”管理办法,确保了泵站涵闸高效运行,确保了农业生产稳定丰收。
这“五统一”,统出了效益,统出了丰收,统出了农民的期盼和笑脸。你看农民望着泵站笑得是那样开心,那样灿烂。
经验之二:渠道管理确权划界,分级负责。洪湖市积极探索渠道管理模式,出台《洪湖市渠道管理规定》,对渠道管理范围实行确权划界,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渠道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落实渠道管理主体和责任。市、镇、村对分级管理的河渠承担管理责任,每年度安排资金进行河渠疏挖和日常维护。水利部门对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实行指导和监督。
这渠道分级管理,管出了责任,管出了水平,管出了水的笑声。你看,一条条沟渠里清澈的河水畅通无阻,河水哗哗地流进了农田,流进了农民的心。
经验之三:水管体制定编定员,以钱养事。洪湖市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按照“从紧定编、分层定员、以钱养事、竞争上岗”的原则,对全市6个市直水管单位和20个乡、镇、管理区、办事处水利管理站实行了改革,完成了定性、定编、定人员经费的改革工作。进一步理顺了乡镇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明确乡镇水利管理站,以市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进一步完善水利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水利公益服务经费由市财政统筹解决。
这水管体制定编定员,定出了洪湖水利人爱岗敬业的责任之心,定出了洪湖水利人献身水利的崇高精神。你看,洪湖水利人以站为家,以事业为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形象在定编定员中闪现。
经验之四: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洪湖市在工程建设质量上,严格制定施工细则,规定河渠疏挖做到“四平”:河底平、河坡平、青坎平、堤面平;“三度”:河床深度、河底宽度、河坡坡度;“一足”:开口足;“一齐”:河口齐。现场施工做到“三放线”,即河渠中心线、河渠开口线、出土推土线。在工程质量督办上,实行质量管理标准化、监督管理经常化、检查验收制度化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廉政责任制的“四化”、“五制”管理。
这水利工程质量上的“四平”、“三度”、“一足”、“一齐”、三放线,折射出洪湖水利人严格的质量观;这水利工程质量督办上的“四化”、“五制”,展示了洪湖水利人“洁如莲、清如廉”的高贵品质。
经验之五: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洪湖市在水利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所有建设项目在建设前予以公开,对项目投资、工程量、质量标准、建设目标与内容进行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渠道疏挖、护坡工程均由水利部门统一规划管理,对因工程建设涉及征地、拆房、除障等,政府统一协调。
这水利建设项目公示制,公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正义,公出了洪湖水利建设项目中的阳光透明,公出了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的眼睛。
经验之六:加强水利法制建设。洪湖市颁发了《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文件,狠抓水法规学习宣传,加大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维护水事秩序。结合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文明执法教育活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治庸问责等工作,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水利部门整体形象。
这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反映出洪湖水利人以水法规为武器,查处水事案件的决心,以剑护水的明镜之心;反映出洪湖水利人爱水管水的公仆之情、爱民之情。
经验之七: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洪湖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一种非凡的魅力和勇气,牢牢把握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机遇,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四化两型”建设目标,以全面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出发点,从深化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手,注重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配置作用,坚持制度创新,突破影响水利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科学完善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健康发展,不断为全市“四化两型”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水利保障,为江汉平原水利改革提供经验示范。
这“四化两型”建设,看到了洪湖市委市政府带领九十三万洪湖人民跨越新征途的气魄、胆量、勇气;看到了洪湖市委市政府打造“平安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水利发展改革的宏伟蓝图。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必须有推进的时间表。洪湖提出了全市水利改革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2010.3~2010.6,实施阶段2010.7~2011.6、验收阶段2011.7~2011.12和巩固与深化阶段2012.1~2012.12),全面完成5天改革任务:
任务之一: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和“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以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为突破口,探索实践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产业布局、生态补偿、水域管理的经验。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和监督。
任务之二:建立稳定多元和持续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社会参与的稳定水利投融资机制,今后10年公共财政年平均对水利投入的总量比2010年高出一倍。市政府每年拿出300—500万人用于水利建设以奖代补。整合使用以工代赈、土地整治、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涉水资金,统筹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规费征收政策,足额征收市、乡镇水利建设基金;构筑水利投融资平台,以市水利投融公司为水利资产的投融主体和水利发展的平台,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各级水利投融资渠道;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奖补程序,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任务之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严格水利建设市场管理,构建法制保障、市场调节、政策引导、政府监督的建设管理体系,促进建设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建设;严格工程建设分类管理,建立更加公开、公平、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招投标平台;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管养分离模式,落实好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建立水利设施保护机制,依法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全面实行确权划界;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和灌排工程设施的审批和补偿;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的审批和补偿机制。
任务之四:建立服务高效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理顺以市为主、市乡共管的乡镇水管站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乡镇水管站的性质、编制、经费和体制问题,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增强基层水利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
任务之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府场、新滩口、新堤开发区三地两型社会实验区为重点,率先建立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业水价调整和水费计收办法;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兼顾社会公平、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
一条条管水的规章制度是洪湖人民管水的智慧结晶,一串串农田水利建设经验是洪湖人民管水的创新成果,一项项管水的改革任务是洪湖人民管水的具体实践。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洪湖人民正伴随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和煦春风大胆迈向洪湖水利改革发展之路。
活水——以水富民
识水性,顺规律。科学治水、管水,“用”水天地自然宽,“活”水方能潺潺来。
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后,悬在洪湖市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刃”落了下来。人民安居乐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33元。今年1至5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4亿元,同比增长11.9%。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58.9万吨,实现了“八连增”;水产品总量达35.3万吨,连续11年居全国县市水产品第一。
“过去全村每家每年农田水利灌溉需21.5元,现在只需7.5元,农民人均收入纯增加533元,而且排灌投工投劳减少,实行了大旱之年增产增收增实惠,水利活水富民赢人心。“洪湖市峰口村大公村书记张代文对村四周沟渠被疏挖,排灌便利后的变化,深有感触。沙口镇陆庄村书记陆文福说:“去年,洪湖遭受了70年一遇的大旱,我们村水利设施完善,大旱没有旱,大灾之年大丰收,全沾水利的光”。
改水、改路、改厕、建沼气池的生态家园富民建设,与沟渠疏挖、血防治理等综合水利项目同步推进,一些居住在农村的人,开始享受城镇居民式生活。
因水利实现道路畅通、沟渠疏挖、环境改善,亲水的洪湖人民群众,又以水赋予其特有的“灵性”,开始大做“水”文章。
洪湖市现有水产面积60.8万亩,年水产品总量35.3万吨,这两项数据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洪湖市一直把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在抓,水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水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总额的65%.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54家,年加工能力近10万吨,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其中,德炎公司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及出口企业。
去年国庆节前夕,“洪湖清水”大闸蟹在台湾地区第二十届暨海峡两岸第一届优良食品评鉴会,一举获得金牌奖。这是大陆127家企业参评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鲜活产品。
“洪湖清水”大闸蟹因养殖过程中全部实行生态养殖。备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每年仅销往港澳台等地区近1.5万吨.
洪湖秀美自然风光、浓郁水乡风情、加之以革命历史文化为依托的红色旅游相得益彰,相互拉动,洪湖人民开始深谋旅游大发展。
水利凸显的效益更加明显,已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洪湖市市长夏锡璠说,洪湖市将会抓住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的机遇,乘势而上,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工作指标考核总现,强化城乡水资源管理,逐步实现水务一体化。全市重点抓好堤防建设工程,提高抗洪能力;抓好渠道疏挖工程,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抓好安全饮水工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抓好水利血防灭螺工程,增加人民群众体质,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水利带来的丰收成果,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水利工程设施带来的真金白银。
你看,在一口口鱼池里,一条条鱼儿自由戏水,游来游去,好一幅鱼欢水笑的戏水图……
你看,在一道道沟渠里,一群群鸭鹅展翅翱游,往返水面,好一幅扁嘴击水的欢乐图……
你看,在一块块农田里,一头头铁牛尽情欢唱,尾洒水花,好一幅犁耙水响的春耕图……
你看,在沙口、峰口、黄家口、龙口、汊河口、大口、新滩口等“七口”的水利工程在建工地,一台台挖掘机正在伸展铁臂开沟挖渠;一辆辆翻斗车正在公路上往返驰骋,运载泥土,好一幅大干水利的治水图……
你看,在洪湖25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利改革发展的浪潮正伴随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和谐春风,像波涛滚滚的长江水,一浪高一浪,后浪推前浪,汹涌澎湃地掀起大干水利,大办农业,大抓粮食的火热高潮;一部部、一篇篇、一幅幅爱水、治水、管水、活水的崭新宏伟蓝图,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九十三万洪湖人民正在挥铁笔舞银锄兴高采烈地描绘……
这正是:水利会议似春风,江汉平原春潮涌,农田水利掀高潮,洪湖水乡展新容。水利会议如惊雷,洪湖大地战鼓擂,水利建设大比武,人民群众得实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