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31日讯(通讯员 孙又欣 吴荣飞)即将过去的2011年,湖北水旱灾害交替严重发生,形势复杂多变,干旱持续时间长、危害范围广、造成灾害重;汛情亦不可低估,既发生了梅雨以后的旱涝急转,又发生了历史稀遇的汉江秋季大洪水,经过全力抗洪排涝,取得了应对旱涝急转的显著成效,防洪减灾社会效益116.09亿元。
入梅之后,省内先后发生13场次暴雨,其中6月9日至7月9日梅雨期6场暴雨,全省大部地方突现旱涝急转,多场次暴雨造成一些地方湖满库满,数十条中小河流突现洪峰、数百条山沟河溪突发山洪,汉江秋季洪水达到20年一遇。
在旱洪交替、形势突变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强化组织领导,省防指具体安排调度,加密会商,两次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一次三级、二级应急响应,共计16天,保证了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旱涝急转。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始终将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实现了未溃一堤、未垮一坝、未损一闸站的防洪具体目标,夺取了防洪排涝斗争的全面胜利。
2011年汛期,全省通过组织人力防守,调度水库控泄、闸站抢排,水利工程设施减淹耕地840.39万亩、减免粮食绝收352.45万吨,减少受淹人口287.72万,避免人员伤亡事件245次、17512人,保护武汉、荆州、黄石、鄂州、荆门、天门、仙桃、潜江、赤壁、通山、汉川等26个县级以上城市免遭洪水或渍涝之害,防洪减灾效益共计116.09亿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