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小和 通讯员 孙慧
一口池塘池水盈盈,村口满池塘绿叶衬托着荷花,几只鸭子围着荷叶翻上翻下。这里是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薛宅村龙头村小组。
4年前,龙头村贫穷落后,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如今,全村620亩水旱田、坡地全部实现有效灌溉,2659人全都喝上了干净安全的水,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龙头村小组的巨变,是4年来薛宅村变化的缩影。薛宅村是海南省水务厅定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2019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称号。“省水务厅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和产业扶持,薛宅村加快脱贫脚步,如今实现了脱贫的梦想。”驻村第一书记杜卫红说。
发挥行业优势宜居兴业
“以前我们村庄最缺水,田地干旱难种庄稼,家里只能喝不卫生的水。自从省水务厅驻点后,修山塘、水渠,拉自来水管,改善了村里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也能发展养殖种植产业了。”薛宅村长兰村村民小组长薛令佐说。
省水务厅加速破解制约薛宅村脱贫发展的水问题,2016年以来先后投入1323.36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和产业扶持。薛宅村下辖的各个村民小组陆续铺设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过排污管道进入处理设施,经过层层净化处理后再灌溉农田或排入人工湿地,变成生态景观。水泥路绕村而过,路边新种植的凤凰树郁郁葱葱,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象不复存在。
“以前人多地少,旱地贫瘠,村民选择出去打工,没人愿意种地。现在引来了水,推广种植百香果、南药等经济作物,大家争着要种地。”村民吴岗美说。
村庄变美了,民风村风也得跟上。在省水务厅的建议和指导下,薛宅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经过全体村民讨论通过,包括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禁止赌博、杜绝懒惰等内容,大家齐心协力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强化党建引领助力脱贫
改变贫困村面貌,党支部要当好带头人。“2019年,村党支部书记、党务干事参加省水务厅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大家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杜卫红说。
省水务厅加强对支部党员和贫困户产业带头人的培训,帮助薛宅村党支部做好自身党建工作。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党支部每月与薛宅村支部举行1次主题党日活动,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和水平。薛宅村驻村的省、市、乡镇三级干部,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抓党建。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预备党员,每人分包1至2户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分包到人,带领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
探索多种产业提高收入
环境变好了,产业发展起来,村民的口袋才能鼓起来。省水务厅持续投入资金对薛宅村进行产业扶持,加大基础设施、村庄及周边地区水务项目建设力度。目前,桑养蚕基地、儋州鸡养殖基地等项目已经开始投入运营。
村民与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入股的形式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在扶贫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引导下,薛宅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成立薛宅实业有限公司,积极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
除了在产业设施建设上的扶持外,省水务厅也积极帮助薛宅村村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打乱脱贫攻坚的脚步,省水务厅组织水务系统单位开展扶贫消费活动,购买冬瓜5万多斤,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达13万多元。
据省水务厅驻村扶贫干部谢畅介绍,下一步省水务厅将继续帮扶薛宅村大力发展农业和其它特色产业,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