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一场绿色和谐的生动实践——海南海口市全面发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分享到:
2019-08-30

  □本报记者 陶丽琴

  清澈的溪水波光粼粼,数万株红树遍布亲水长廊,错落有致的景观梯田里种满特色树种,七八个造型各异的小岛点缀溪面……近日,鸭尾溪湿地生态系统工程对外开放,前来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

  鸭尾溪曾是海南省海口市有名的黑臭水体,因多轮治理无果,2016年2月被中央电视台点名曝光。昔日“臭水沟”,今日“美丽河”,鸭尾溪的变迁,见证了海口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

  2016年4月,海口市启动城区32条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措施,进行河湖综合整治。短短3年间,美舍河、东西湖、大同沟、五源河等河湖“脱胎换骨”,从过去的水体黑臭、岸坡脏乱,到现在的河水清澈、景色宜人,令海口市民赞叹不已。

  6月10日,经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的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海口市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

  “海口黑臭水体治理,不仅给市民提供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重塑海口城市形象,而且探索了一条生态治理、自然修复的路子,为各地河湖整治提供了借鉴。”海南省水务厅厅长王强说。

  城市更新高扬绿色旗帜

  海口水网密布,曾被誉为“水城”,《海口赋》中就有描述:“七水渥野,一江护郭,疏瀹沟洫,渟滀湖泊,环带村邑,襟接阡陌。”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曾经清澈的河流变得面目全非。

  以美舍河为例。作为一条纵贯海口南北的主要河流,过去由于污水管网老旧破损、居民污水直排、垃圾乱倒等原因,这条美丽的河流患上了“城市病”,成为两岸居民的心头之痛。

  实际上,海口水体治理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了。1999年至2004年,海口市投入近4亿元,对海口、琼山各5.7公里的河道进行大规模整治,可效果并不明显。

  “海口市下大力气治理黑臭水体,缘于治国理念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海口市副市长文斌介绍说。

  把改善水环境作为推进城市更新的抓手,2016年年底,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上任伊始就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他要求从水环境治理入手,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他还要求全市干部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三句话,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随后,32条水体逐步纳入消除黑臭的范围。

  “原本纳入国家黑臭水体督查考核范围的只有19条21处河流,但海口市自我加压,把全市32条水质黑臭或未达到地表水Ⅴ类水体全都纳入重点治理的范畴。”王强充分肯定海口这一做法。

  至此,海口市一盘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大棋加速布局、加速落子,美舍河等城镇河湖由此开启凤凰涅槃的新征程。

  水体污染,根子在岸上,过去久治难愈的臭水沟,如何确保快速推进取得成效?海口市成立了高规格的组织机构——海口市城镇内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3位市领导具体负责,水务、环保、国土、城管等11个部门参与,按照区域整合、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统筹、专业衔接、技术协调的原则,负责统筹、监督、协调全市治水工作,“九龙治水”向“一龙治水”转化,而海口市政府则担当了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中的“水龙王”。

  据了解,为应对随之而来的繁重任务,海口市调集精兵强将,充实治水工作力量,并设置专家组、截污纳管组、摸排组等10个工作组。

  从各自为政,到握指成拳,不仅要有体制保障,更要有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

  “张琦书记要求干部熟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三句话,记着记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就入脑入心,到后来就自觉应用到工作中。”市水务局城乡水务科科长谭小茹的感受在干部中很有代表性。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迅速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形成治水的巨大合力。

  群众期盼引领科学治理

  2017年年初,海口市把美舍河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作为突破口先行实施,希望将其建成一个示范项目推广。

  “你认为美舍河应该怎么治?”“你有什么建议?”……治理伊始,家住美舍河沿岸的居民时常遇到前来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工作人员,激发了沿岸居民的参与热情,点燃了广大市民对河流再现“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景色的期待和向往。

  “纳入治理的河流基本在城区,可以说是沿岸居民的后花园,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们满不满意就是检验水环境治理得好不好的首要依据。”海口市水务局局长蔡能浩一语中的:海口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实现群众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但过往的实践证明,仅采取工程措施无法彻底解决水体黑臭问题。如果沿袭以前的治理路子,势必陷入“反复治、治反复”的状态。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治水中,治本之策又在哪里?

  在充分发挥行业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海口市聘请了国内顶级专家团队以及不同行业的专家作为治水的技术支撑,从基础调查、方案论证、图纸设计、现场施工、效果验收等全过程进行技术把关,确保治水科学化。

  海口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的污染源排查,结果显示,美舍河沿岸130个排水口每日排放污水约8万吨。

  2017年2月9日,美舍河生态修复一期5个示范段建设正式动工,拉开了水岸共治的序幕。海口市打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一整套组合拳,美舍河“破茧成蝶”。同年6月,一条贯穿城区南北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水生态景观廊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凤翔湿地公园是美舍河5个示范段之一,过去这里有一处建材市场,还有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现如今,绿色草坪、特色树种、人工湿地、亲水平台、休闲栈道,把这个湿地公园打造得成色十足。

  据了解,公园内占地1.4万平方米的人工梯田是海南首个人工梯田湿地,共有8级,污水在逐级流下过程中,通过填料的过滤、植物根系的吸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初步估算,这处人工梯田近期日处理生活污水可达0.5万吨,远期可日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1万吨。

  “这次美舍河的治理一改过去末端截污、硬化护坡、河道清淤等传统方式,创新性引入‘海绵城市’和生态修复理念,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统筹实施,效果明显。”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孙副林向记者表示。而这一治理模式得到了国内一些专家的一致好评。

  蜿蜒的自然河道、养眼的湿地景观、舒适的亲水空间……流经海口主城区西部的五源河治理后,不仅让市民拥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也给治水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2015年前,五源河治理沿用以防洪为目的的传统做法,设计建设河堤硬质护岸,扩大行洪断面。此次治理中,海口市叫停原先的治理方式,拆除硬质护岸,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修建人行栈道。五源河从昔日“三面光”,蜕变成充满野趣、便于观赏的自然河流。

  五源河属次生性半天然湿地,是城市中稀缺的动物栖息地和植被生境。通过治理,不仅满足防洪安全和市政功能,还采取水系连通、岸线自然形态恢复、动植物生境营造等措施,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五源河生态修复是国内城市河流修复不可多得的样本,为湿地保护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教授袁兴中对“生态水利工程+湿地公园”的治理模式很是赞赏,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条河流的凤凰涅槃,更是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海口市也成为国际湿地城市。

  昔日“负资产”今日新动能

  从“臭水沟”变身景色宜人的美舍河,从“曝光河”到市民点赞的鸭尾溪,原鸡、蜂虎等“国”字号物种再现五源河……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海口河湖以惊人的变化来展示治水的成效。

  海口相关技术专家称,经过一年多的水质监测,美舍河水质已完全消除黑臭,随着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增强,目前水质常态下已经提升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标准。而2018年纳入国家考核的21处黑臭水体,黑臭消除率达100%;纳入省级考核的18个污染水体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海口这场大规模治水缘起国家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但从最初实施的动议和最终实现的效果来看,都远远大于水污染防治的范畴。

  “家门口有公园,公园里有湿地,出门就看景,我们的幸福感要爆棚了!”经历了“臭水沟”到“美丽河”的市民纷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许多到海口的游客也发出由衷的感叹:美舍河,美丽难舍!

  “生态环境建设最终要给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宜居的绿色产品,让群众享受到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斌强调的这一观点是这次治水行动中的主线。

  美舍河生态修复,增建市民活动广场22个,面积11 911平方米。小到公园长凳该怎样设计方便市民游客休息,大到距离多远建设广场和厕所,等等,一切从便民利民出发,并充分考虑场地现状条件,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与设施,而不是大拆大建。

  幸福感爆棚,不仅基于居住环境的大改善,还体现在家庭财富的大增值:海口河湖周边的每一栋房屋都成了水景房,房价翻了几倍。“紧挨着凤翔湿地公园的一处商品房,治理前房价每平方米五千多元都没人买,项目启动后房价很快涨到一万多。”谭小茹告诉记者。尽管美舍河治理已经列入计划,但之前几乎没有人相信这里能够治理好,并且治理得这样赏心悦目。

  实际上,海口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没有障碍。

  “3年前因生意惨淡差点卖掉店面,现在凤翔湿地公园建好了,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旺。”在琼山区丁村经营小卖部的李秀芳受益良多。

  海口市将“经营城市”理念与美舍河整治有机结合,通过滨河区域景观提升,实现土地资源的再造,起到“点土成金”的效果。

  “凤翔湿地公园整治后带来土地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初步测算有望达到70亿元,政府治水不但不赔钱还赚钱。”王强希望这笔生态账、经济账全省各地都能算得明白。

  “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中海口省会城市担当,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张琦在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期间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水环境综合治理是路径之一,是底气所在。

  随着海口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全面发力,海口也必将赢得绿色发展的光明未来!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9年8月30日

陶丽琴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杨柳”擦肩而过 海南今日以阵性降雨为主
《海南水网建设规划》发布 突出解决工程性和功能性缺水问题
海南省东方市召开一河(湖)一策阶段成果汇报会
海南供水报装时间由10天压缩至4天
太平洋建设集团500亿元助力海南省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