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黑龙江:高纬度寒地稻试种成功 科技助推以最少水资源完善现有灌溉面积战略
全省水田北扩秣马厉兵 借秋冬农水建设东风拓全新水田灌溉发展空间

2011-10-12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董英 通讯员李刚)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其盛产的优质稻米更是声名远播。近年来,该省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花大力气进行北部种植结构调整。2010年10月,黑龙江省水利厅通过对北纬48度至北纬51度之间的黑河市爱辉区、嘉荫县以及呼玛县三卡乡的专题调研,提出了“开展寒地水稻种植试验”的科学设想,最终选定了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100亩土地,作为高纬寒地水稻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的试验田。

  经过一年的努力,高纬寒地水稻试验示范项目取得了喜人效果。成功筛选出适合试验区栽培的黑交06-213和黑交9709-1两个品种。9月19日,经爱辉区统计局农调队测算,黑交06-213平均亩产量为1267.3斤,黑交9709平均亩产量为881.92斤,龙庆2号平均亩产量为1334斤。高纬寒地水稻的成功试验,对水稻种植北扩战略提供了科技支撑。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田种植面积快速增长。2011年,在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感召下,全省新增水田面积615万亩,达到5017万亩。在近期谋划的《黑龙江省1500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中确定该省水田将要达到5920万亩。水稻发展除市场因素外,受到水土资源、水利工程、种植技术和管理条件制约,需要从全省的角度,合理确定发展布局,以最小的水资源代价巩固和完善现有水田灌溉面积。纵观全省,松嫩平原有地无水,三江平原有水无地,唯独北部地区有地有水。高纬度寒地水稻的成功试种,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实现1500亿斤粮食产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黑龙江省水田北扩的范围基本确定在北纬48度至北纬51度3度区间,包括3市8县(区),分别是黑河市6个市县(区)、伊春市的嘉荫县、大兴安岭的呼玛县(三卡乡),耕地面积2000万亩左右。当地水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在550-600毫米,有黑龙江、通肯河、讷谟尔河、乌裕尔河、逊毕拉河等河流及其支流,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是一块全新的水田灌溉发展空间。相关部门的水田实验和研究也表明,水稻种植战略北扩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在经济收入上有账可算。按今年爱辉区水稻试验田亩产1200斤计算,其产量是大豆的4.5倍,经济效益是大豆的近3倍,即使个别异常年份受低温冷害等因素影响减产50%,与当前相比,农民经济收益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下一步,科研部门还将继续进行水稻种植试验,选定优势品种。水利部门将着手分阶段编制北部地区灌溉发展规划。

  水田北扩是兴农惠农的民生工程。近日,记者从全省水田北扩座谈会上获悉,黑龙江北部地区的相关地市正抓住秋冬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积极谋划水田北扩各项事宜。黑河市爱辉区明年计划新增水田面积11590亩,逊克县计划在其场县共建的高标准试验田中发展水田800万亩,孙吴县明年计划发展水田1500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13日

董英 李刚
责任编辑:陈静


  相关新闻:
《黑龙江省水文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
黑龙江:灌区建设步步为营 水田面积稳步提高
黑龙江:农田水利“给力” 粮食总产攀升
黑龙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确立“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目标
黑龙江:高度重视科学防控 全力准备确保安全度汛
黑龙江:多措并举兴水惠农
黑龙江:五大环节“给力”水田发展
黑龙江省水利厅大力推广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