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市曲阳湖 本报特约记者 杨其格 摄
□本报记者 国立杰 李乐乐 彭可
黄河环绕而过,小浪底大坝巍然耸立,蟒河、沁河等30多条黄河支流交汇并行……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以“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为契机,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推动水域岸线管护和河道“四乱”问题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3.35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3万立方米,拆除养殖圈舍16.4万平方米,整治非法排污口4处,“四乱”问题全部清账销号。
如今,“还黄河、沁河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蓝图正跃然纸上。
制定奖励措施
攻克养殖小区清理难题
济源市沁河滩区发展养殖业、兴建养殖小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自那时起,畜牧养殖的收入便是滩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在治污治乱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收益,成为近年来沁河滩区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一大难题。
经过细密筹备,沁河滩区政府作出决策,坚定拆除养殖小区的决心,同时出台畜禽养殖场(户)限期拆除奖励措施,确保生态保护和百姓转产不减收。畜禽养殖场(户)在规定期限内主动配合拆除的,给予平均每平方米100元的奖励;协调有关企业对主动拆除的养殖户每户提供1个就业岗位,帮助其销售畜禽及养殖设备。
此次专项行动,共有443户养殖户签订了主动拆除协议。小浪底库区拆除涉水建筑物3020平方米,沁河滩区16.4万平方米养殖场、近3万平方米石料加工企业和废旧建筑物等全部拆除,清运废弃物料17.35万平方米。沁河滩区乱建问题得到治理,困扰沁河多年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以解决。
水岸共管共治
扩大自动化监控覆盖面
济源市统筹推进“水岸共治”。近年来,济源市持续加大自动化监控覆盖面,在各重点河段建设水质自动监控基站。根据实时数据监控排查污染源,及时下发督办通知,精准打击河道违法排污行为。
按照“平原区域入管网,人口集中村建终端,丘陵山区改户厕”的规划布局原则,全市集中开展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农村河、塘、沟、渠、堰坝等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设镇级河长18名、村级河长159名。目前已治理小微水体273个,农村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结合“四水同治”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开展盘溪河、施苇泉河生态治理工程等。
通过系列举措,黄河主河道济源段水质长年定性评价为“优”,5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推进“两法”衔接
严打涉河违法犯罪行为
近年来,济源市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有效解决一批河道治理难题。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执法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水生态环境违法线索,2019年以来行政公益案件立案16起,发出检察建议书19份。水利、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及时移送破坏河道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目前已追究刑事责任7人。通过“两法”有效衔接,严厉打击了涉河违法犯罪行为。
济水历史悠久,济源也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在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济源市聚焦“清四乱”和水域岸线管护,统筹兼顾,治源治本,治水护河步调坚定。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