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乐乐 彭可 通讯员 郑斐冉
四月沐春风。在牡丹盛放的古都洛阳,随着拦水围堰拆除,闸阀开启,引畛济涧工程成功试通水,古都“四水同治”水系连通工程全部完成。
引畛济涧工程是河南省洛阳市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中引水补源的其中一项。工程从小浪底库区最大支流畛河右岸引水,通过自流,在新安县城关镇上河村附近注入涧河。工程于2019年9月20日实现隧洞全线贯通,并于近日成功实现试通水。
引畛济涧工程的投用,既能满足新安县县城和城关镇居民生活用水及涧河沿线工业用水需求,又可为涧河两岸邙山渠灌区、东风渠灌区、涧南灌区提供充足水源,同时还为洛阳带来生态福利。
作为流经新安县以及洛阳市区的重要河流,涧河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畛入涧能有效改善涧河水生态环境,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生态系统。如今,涧河波光潋滟,两岸高楼林立,树木、绿地、健身器材错落分布,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成为家门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按照‘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实施方案,全市引水补源共12项,其中引黄入洛、引畛济涧等10项侧重生产、生态补水,陆浑水库引水、故县水库引水两项侧重城市供水。引水补源工程共长320公里,引水能力为66立方米每秒,日引水量570万立方米。”洛阳市水利局局长翟文亮说。
在河南省“四水同治”治水方略引领下,洛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以“水清、岸绿、路畅、惠民”为目标,大力开展以伊河、洛河、涧河、瀍河和中州渠、大明渠、铁路防洪渠为治理重点的“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统筹推进水、城、山、田、园、林、路等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效益。洛阳市河道治理和水生态建设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新阶段,共规划实施248个项目,投资规模达546亿元。
引水补源工程,将为洛阳水资源科学调度、合理配置奠定坚实基础,为洛阳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水利保障。同时,随着一个个绿色氧吧、一顷顷粼粼碧波、一处处城市公园不断出现,一幅人水和谐的“牡丹花城”新图景正在展现。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