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美 郑莉彩
“王师傅作为一个德艺双罄的老黄河,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怀有多项绝活;一年来,他对我悉心指导,照顾有加,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真正认识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差距’,减少了许多的书生气,增加了好多实干精神,帮我顺利地实现了‘门外汉’到‘内行人’的转变,收获颇多。”
“小张作为咱们局为数不多的高才生,理论扎实,才思敏捷,思路开阔,帮我解决了不少的难题;好多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和他一讨论,不仅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而且还改进了很多,真是‘高人一点,胜过十年琢磨’,从而也让我真正理解了‘知识就是力量’,纠正了以往对年轻人的误解,我以后还真得多向他学学。”
“看来,你们这些昔日针尖对麦芒、互不服气的‘老冤家’,今年给我们联袂上演了一部真实、黄河版的精彩‘将相和’哎。也希望有更多的‘新老’组合象你们这样,成功地消除新老两代黄河人之间的代沟,让‘老黄河’的经验与‘新黄河’的知识更多的沟通、更好的融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推动黄河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兴河”战略,加快德艺双磬人才培养步伐,解决基层高级技能人才稀缺与断层现象,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事业持续快速发展,8月份以来,濮阳第一河务局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在汲取往年“以师带徒、岗位练兵”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新老结对、双向交流、互动成长”的新举措。该局挑选出工作成绩突出、作风优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卓越“老黄河”和政治素质较高、上进心强、头脑灵活、基本功扎实、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新黄河”,根据专业、岗位、兴趣、爱好一致和知识能力互补的原则,经过双向选择结成“新老组合”,安排在同一工作岗位上,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共同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或真实险情,在共同判断问题(或险情)类型、查找造成问题(或险情)的原因、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或抢险)过程中,通过互补、互动、双向交流的方式,实现理论、技能、经验、思维等智力要素的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互教互学和共同提高。
该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日常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时空冲突,构筑起了“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的职工岗位成长新平台,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练技能的热情,引导和促进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锐意创新、鼓励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人人学、岗岗练、层层比、崇尚技能、敬业爱岗、争当能手的良好局面的作用,有效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而且,还将技能培训与业务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研训一体化”,把过去的单一的技能培训功能拓展了技能培训与研究创新的双重功能,促成了大量的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