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26日讯 春回日暖,沉睡越冬的小麦开始慢慢恢复生机,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灌又接踵而至。
温县是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县……农耕文明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豪了几千年。然而就在十年前,因长年的超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其形成了以青峰岭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
“水是农业的命脉”,自2008年以来,随着温县引黄补源工程及沁河引沁涵闸陆续通水运行,温县大面积的青峰岭地下水漏斗如愿的“喝”上黄河水,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回补,温县农业也得到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温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小麦良种基地发展达到了25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0.5万亩,小麦种子外销突破8000万公斤,连续8年居河南省前列。成绩的背后,彰显黄河水在当地农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温县河务局供水处最新数据,六年累计引黄河水1.03亿立方米,使昔日的地下水漏斗区重新变身中原“大粮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