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行进在河南封丘黄河堤防,处处可以看到养护职工的忙碌身影,感受到“民生工程”给一线带来的惊喜变化。
“风吹沙飞”转变为“生态景观”
“现在好了,堤顶宽敞了,设施完善了,出行方便、顺畅了。”经常到堤上散步的村民王大爷告诉笔者,他从小就在大堤边长大,见证了堤防几十年来的变化。黄河堤防今非昔比,特别是近几年经过标准化堤防建设,大堤已变成了“绿色长龙”,不但是防洪保障线,也是生态景观线,这里已是人们每天晚饭之后休闲场所。
“这个大堤越来越美丽了,越来越像城里的公园了。”险工坝岸雄伟平顺,备防石垛整齐划一,平顺洁净的堤防边坡,花园式的引黄涵闸,靓丽整洁的堤肩小道,碧波荡漾的青龙湖,飞架两岸的阿深高速大桥……这些都成为黄河大堤一个个亮丽的风景。
据了解,昔日的封丘黄河大堤风吹沙飞,树木稀稀拉拉,横不成排,竖不成行。堤顶道路坑洼不平,下雨泥泞难走。如今,经过封丘黄河人的有效治理和精心养护,黄河堤防面貌换了新颜——堤绿了,路平了,沙少了,鸟多了,生活环境更美了。
“养护工”转变为“读书迷”
如今,封丘河务局的许多一线职工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都要到“职工书屋”看看有关防汛抢险、维修养护、科技小发明、种植、养殖、文体娱乐等书籍。笔者在陈桥堤防管理班“职工书屋”看到,几名职工或蹲或坐,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手里捧着《河道修防工讲义》的赵卫江,高兴地对笔者说:“自从有了这个书屋,查险、抢险、报险及维修养护等方面的问题再也难不倒俺了!”
53岁的职工张跃州是这里的“铁杆书迷”,平时碰到什么问题,他就来书屋找答案。这不,过了中午他也顾不上吃饭,非把书读完不可。有时赶上时间实在不凑巧,他就把书借到宿舍里读。该班一名负责人告诉笔者,现在班里职工一有时间都要到书屋读书、看报,学习业务知识,为自己“充电”……
为丰富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职工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习到更多更新的文化科技知识,该局每年都要开展送书籍进班组活动,为“职工书屋”配备各种书籍,并定期组织业务技能交流,以激发职工的读书热情。如今,一线职工利用“职工书屋”进行知识“充电”已蔚然成风。
“单一种植”转变为“多元经营”
目前,封丘黄河防洪工程的护堤(坝)地的“单一种植”模式被不断刷新,背河护堤(坝)地的坑塘里鸭鹅成群,水上嬉戏,正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为进一步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封丘河务局领导对黄河护堤地和护坝地的可利用性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了由职工承包或自营,进行种植和蓄牧养殖的经营管理模式。经济要发展,转变思想是关键。该局广泛开展“转变思想观念,促进经济发展”大讨论活动,吹响了全局变思想、谋发展的冲锋号!经过调研,充分利用护堤(坝)地的坑塘和闸后渠内的存水进行鸭鹅的养殖。日前,该局利用黄河滩区优质草源,发展养殖项目。搞好护坝地、护堤地的开发利用,使荒废的土地变为良田,增加职工的收入,有效地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