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多亏有了黄河水,俺家种的6亩水稻,哪年都能收7000多斤。这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10月30日,范县辛庄乡的农民冯乘在自家的院落里晾晒着刚刚收获的稻粒。
过去,范县黄河滩区经常闹水灾,土地盐碱化严重,庄稼种不保收,是有名的贫困地区,特别是黄河大堤处的背河洼地,“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走路沙沙响,年年不见粮”。是那个时期背河洼地的真实写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范县依托黄河水资源优势,借助沟、闸、渠引来黄河水,实施盐碱涝洼地改造,大力发展水稻产业,使全县种植水稻面积迅速扩大到30万亩,其中开发绿色水稻20万亩,建成了豫鲁两省交界地区最大的绿色稻米生产基地。
“由于用黄河水浇灌的水稻粒圆米大,颗粒晶莹、软筋香甜、口感、质感均为一流,打入全国十多个省市的20多家大型超市、量贩,很受顾客欢迎。”范县农业局负责人说,水稻种植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最大支柱产业,农民也因种植水稻走向了富裕之路。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