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17日讯 2014年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做好试点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河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力抓手,河北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精心组织实施,地下水压采取得显著效果。
一是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减弱。经第三方评估,试点区累计形成年地下水压采能力38.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27.88亿立方米。
二是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在农村压采方面,新增蓄水能力近4亿立方米,累计外调水量18.4亿立方米,实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537万亩。在城镇压采方面,建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厂112座、水厂以上配输水工程2056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形成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压采能力9.18亿立方米。
三是全社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在工业企业用水效率方面,河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15和2016年度分别比上年度下降36.8%和5.9%,节水效果明显。在农业用水效率方面,2015和2016年度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66和0.67,呈逐年上升态势,高效节水工程作用显现。
四是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广泛推广。广泛推广应用各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700万亩,高标准管灌599万亩,喷灌、微灌21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95万亩。
五是工程长效建管机制创新应用。在工程建设方面,采用先建后补、建管一体化、PPP模式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在工程管护方面,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及责任;建立三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灌溉服务组织,实现了用水户自我管理,激发了自觉节水积极性。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