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县引水河渠 (献县水务局供稿)

村民引水灌田 (献县水务局供稿)

大田玉米长势良好

玉米长势良好
中国水利网站8月31日讯(记者 韦凤年 刘军 见习记者 安天杭)“如果没有这2600万立方米的引调水,像今年遇到这么严重的旱情,沿河渠两岸的庄稼就长不了这么好。”河北省献县水务局张慧敏副局长指着河渠边的庄稼对记者说。在来献县的路上,记者看到一些庄稼长势良好,一些低矮枯萎,经了解才知道,这里的庄稼长得好得益于今年的一次引调水。
据河北省沧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志良介绍,今年入汛以来,沧州平均降水量18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0.1%。献县也一样,遭受了较严重的春夏持续干旱,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7.6 %。汛期有效降水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地面没有径流产生,蓄水工程设施就蓄不上水。面对干旱少雨的严峻形势,献县县政府高度重视,为解决严重旱情,县领导多次与保定市水利局沟通,投资230万元,从保定的王快水库调水至献县,解决部分农田浇灌问题。
本次调水从今年7月25日8时提闸放水,截至8月25日8时引水结束,共调水2600万立方米,这“救命水”有效缓解了沿河渠两岸20多万亩农田的旱情。
记者随手掰开一个玉米棒子,只见上面的一部分颗粒不够饱满,看到记者有些担心,张慧敏副局长说,“如果旱情仍持续,这一小部分长不好会对收成有一点影响,但浇过3次水的棒子,对收成影响不大。” 摄影/安天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