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27日讯 农村饮水安全被列为石家庄市2013年利民惠民10件实事之一,截至目前,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新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20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230处,解决了390个村、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圆满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全力推进。各县(市)区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发改、财政、水务、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具体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各项目县(市)区水务局还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倒排时间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多措并举,落实配套资金。按照《省、市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帮扶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中央、省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积极筹措和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落实自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项目资金采用县级报账制,由县级财政和水务部门管理,一律不准到村、到户,工程完工后,统一到县财政或水务部门报账。严禁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一经发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强化督导,保证建设进度。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石市水务部门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程督导检查,建立和完善督促检查机制,按照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的要求,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市对县实行周通报制,并适时进行调度。同时,切实加强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进度。
加强建管,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行业有关规范要求,严把“规划设计、工程质量、施工队伍、材料设备和项目验收”五个关口,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健全和完善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验收交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注重隐蔽工程的阶段性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