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漳河整治工程主河槽开挖施工

支漳河整治工程北张庄分洪闸

支漳河南湖段治理后
中国水利网站 高乾鹄 报道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气。
对一个城市而言,能有一条河流穿城而过已算幸运。而在邯郸,不仅有滏阳河、沁河两条河流贯穿城市南北东西,还有支漳河、输元河、渚河等河流环绕城市。一城五河,这是邯郸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北方城市少有的独特优势。
围绕“一城五河”的独特优势,邯郸市明确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北方江南水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以支漳河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城市水系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河湖清澈、绿树环抱、道路畅通、景观秀美、生态和谐”的魅力水城、生态宜居之城。
近年来,邯郸市通过实施支漳河河道治理及滨河区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打造融休闲、娱乐、健身和生态绿化为一体的水系长廊。目前,支漳河水面荡漾、波光粼粼,河岸亭立廊转、繁花翠草,凸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新景观。
支漳河位于邯郸市东南部,是1957年人工开挖的分洪河道,起点滏阳河张庄桥节制闸,于永年县莲花口村汇入滏阳河,全长31公里,其中城区段15公里。支漳河的作用主要是将邯郸市主城区南面、西南面的洪水进行有效拦截、疏导,使其绕城而过,避免洪水对城区的直接威胁。
经过30多年的运行,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支漳河工程年久失修、堤防损坏、河道淤积,行洪能力降低,成为城市南扩的瓶颈。同时,由于支漳河长年无水,周边乡村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渐渐演变成污水沟与生活垃圾场,造成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危及城市防汛安全,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
为推进支漳河整治工程,邯郸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水利、发改、规划、建设、财政、公用事业、国土、旅游、交通等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水系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出台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资金筹措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各项筹资政策。
为高标准推进支漳河整治工程,邯郸市多次派人到外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成了华北第一钢坝闸——北堡闸,正在建设南湖分洪闸仿古建筑。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上,支漳河为连接城市景观轴线与生态轴线的绿色纽带,采用生态自然护坡,局部抬高河岸绿地,河道内设置水上栈道、亭榭、岛屿等,完整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充分体现河流的生态景观与休闲游憩功能。
支漳河整治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省委副书记赵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聂辰席,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等省领导先后视察了支漳河工程,对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把支漳河建成防汛抗洪的放心河和休闲娱乐的文化河、生态河、景观河,让城市景色更美、居住更舒适,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邯郸市委书记郭大建、市长高宏志也多次强调,城市水系建设直接关系着城市形象和品位,一定要高标准搞好规划,高质量加快推进,将支漳河建成百年精品工程。
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成为工程建设源源动力。2009年,邯郸市启动支漳河309国道上下游1.5公里实验段建设,拉开了支漳河整治工程的序幕。2010年10月,支漳河工程全面展开,并驶入整治工程的快车道。2011年5月,完成了中华大街桥至高速南连接线桥长2公里建设任务,完成扩挖疏浚主河槽、堤防加固、滨河景观基础、桥梁建设等。同时开展绿化建设,实现生态水系与绿色景观的有机结合。2011年年底,完成了高速南连接线桥至试验段上游5公里河道土方工程,实施了左西分洪闸改建工程,建成水林景观带5.2公里。开工建设3个人工岛,开工建设南湖分洪闸上部古建景观和北堡钢坝闸。2012年支漳河工程被列为全市32个重点城建项目之一。截止目前,邯郸市已完成投资8余亿元,挖河筑岛主体工程、北堡钢坝闸、5.6公里的绿化工程、2公里景观道路及水上栈道全部完成,分洪闸上部古建装饰正在加快推进,南连接线上游2公里亮化工程已启动实施。
支漳河经过治理,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水清、岸绿、景美、宜居宜游的生态廊道,为邯郸打造 “五河绕城、四湖叠映、河湖相通、碧水萦回”的秀美水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大大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对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邻水而居,择水而憩;清晨水边晨练,傍晚湖边赏景;可漫步赏景,亦可戏水泛舟。一幅“北方江南水城”秀美宜居城市画卷在冀南大地上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