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珊宇
贵州省总工会近日表彰了2022年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邹宇就是其中一员。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19年9月,在邹宇的辅导下,学院学生在水利部、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巴渝杯”技能大赛工程测量项目中获三等奖;2020年9月,邹宇指导的创业项目《易测绘》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赛区中荣获铜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荣誉背后,是长时间知识积累和一遍遍反复训练。
“2018年和2019年,是我们教学任务最重的时候,一天要上将近10个小时的课。”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邹宇把实操训练集中安排在白天,晚上带着学生一起复习理论知识,划重点、解难题、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把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更好地巩固记忆,经过不懈努力,造就了过硬团队与傲人成绩。
鼓励学生 敢于试错
“我鼓励学生们试错,只有在课堂上和训练中敢于尝试、不怕出错,才能在考试、比赛和工作中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在邹宇不断鼓励和耐心指导下,60余名学生全部通过了工程测量员考核。
在实操课程中,邹宇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学习程度安排团队中的角色,让基础好的带领基础差的,在完成好自己任务的同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遇到重要的测量作业和关键学习节点,邹宇会给予学生们平等的锻炼机会。
任教7年中,邹宇对待学生始终严格要求,从不以分数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他一直以来秉承的教学理念。
充实自我 不断突破
参加工作多年,邹宇始终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对理论学习高度重视,把其作为提高能力素质、开阔眼界思路的重要途径,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任教期间,他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的《水利工程测量》一书被列为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并在实际教学中广泛运用。
邹宇还自学了遥感、无人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并熟悉掌握,2021年参加全国“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长江”河湖监管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荣获团体第3名及个人第8名的优异成绩。他常说:“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当我想给学生‘一碗水’时,我要有‘一池水’甚至更多。”
不少学生毕业工作后,还会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与邹宇进行沟通。2020届毕业生回忆在学院的三年学习时光,过得忙碌充实,走入工作岗位后,不少在学校学的知识都用在实践中,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为了学生们的这份信任,我要在教师岗位上继续守护他们。”邹宇坚定地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