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 (通讯员
卢锡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青池村的真实写照,来到这里河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怡人、自然环境优美,种植着一种特别生态和网红的农作物——“青池贡米”,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正为地方乡村振兴汇聚力量。
“我们申请并注册的青池贡米商标,属于国标一级大米。以每斤最低10元的价格销往北上广深,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实现每户群众均增收3000元以上。我们选择带动大家种植青池贡米,主要是青池水库的水质非常好还没得污染。”青池村党总支书记邱兴吉说。
现在,该村以青池坝区为主,辐射周边群众种植青池贡米共1600亩,正稳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不仅守护了优质的水环境,更让乡村越来越美丽。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瓮安县因喀斯特地貌特征,水资源分布不均,全县境内很多地区缺水严重。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项目实施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3128亩,对项目区农业生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全县人均灌溉面积达到0.9亩以上。
四月春风暖,新茶香满园。在该县建中镇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鑫玉白茶专业合作社等茶园里,采茶工人头戴草帽、腰系小竹筐,穿梭在嫩绿的茶树之间,忙碌着采摘春茶。“自从有了茶山,我们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采一天春茶能挣二百元左右。”采茶工人兰金寿说。
在茶山上,给水桩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打开开关就有水喷射出来,及时为茶叶输送所需的水和营养。“以前每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拉水来灌溉,特别是遇到干旱的季节茶叶收成就无望啦。自从安装了高效节水喷灌设备后,用水从来都没得问题,每年茶叶都是丰收。”瓮安县鑫玉白茶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罗平琴现场说。
瓮安县因地制宜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1.5万亩,主要覆盖茶叶、经果林、橄榄油、蔬菜等产业,解决了大量群众就近务工,增加了收入。如今的瓮安农村放眼望去,一条条新建的渠道蜿蜒田间、一口口新修的水池静卧果林、一座座整治的山塘碧波荡漾,全县已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兴利除害与防洪保安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助力乡村振兴群众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步我们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这个重要机遇,加大骨干水源、河道治理、农村供水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山洪(沟)治理等项目的申报力度,不断夯实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保障。”瓮安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毅介绍说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