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义勇 记者
王伟康
惠水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中腹地,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是布依族传世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被誉为“好花红故乡”。全县大小河流259条,涟江河、坝王河贯穿惠水县全境,水资源量达15.81亿立方米。
惠水县近年来不断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形成了河长制“三个三”工作机制,走出一条“以生态促文明,以文明护生态”的发展新路。
压实三条线
惠水县把河湖治理提升到坚守生态和发展底线的新高度,全县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河长制工作。组建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办公室,实行“1+N”治河体系,形成“一条河流有一个县级河长、一个镇级河长、一个村级河长、一个县级责任单位”的治理体系,全力确保河有人管、水有人治。
严格落实河长述职等制度,全面接受公众监督,确保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全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同时,惠水县水务局充分运用巡河App(应用程序)大数据管理河长制工作,让河长履职更到位。2021年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参与水务联合执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惠水县水务局坚持依法治水,通过发放《黔南州涟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保护条例》宣传手册2万余册,全方位开展条例宣传工作,持续营造治水有道、护水有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治水护水宣传讲解活动下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20余场次。大力宣传护水治水先进典型,公开举报电话,全民共同参与的治水新格局逐步形成。
清好三张单
惠水县对县内所有河湖进行逐一排查摸底,形成县域河流名录清单,建立数据库,清好“家底单”。及时启动开展保护范围划界调查工作,全面形成界限清楚、职责明晰的河流保护区域。同时,建立动态台账,全面掌握和摸清河域周边现状,为快速精准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支撑。
各县级河长每年持续开展“贵州生态日 河长大巡河”活动,全面开展“清四乱”(即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清好“河岸单”。设立并聘请河道治理员,常态化开展城区河道保洁工作。建立水域常态化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坚持河道每日巡查,及时上报问题,清好“水域单”。全面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惠水县域内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6座,处理规模达3.46万吨每日,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应收尽收。
织牢三张网
惠水县织牢“监督网”,全面落实常态化水生态监管机制和各级河长巡河制度,做到河长的巡河频次和内容只增不减,切实从源头上堵住排污口,切断污染源。
织牢“机制网”,涟江河畅水清岸绿,得益于惠水县多年来对境内水资源不断实施的有效保护,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河长制管理,河长制实现了河长治。同时,颁布《黔南州涟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保护条例》,出台《惠水县河长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织牢“保护网”,全县通过创建规范协调的水环境保护体系,逐步形成良好自然的水生态体系,涟江河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构建区域水系湿地系统,使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实施“三个三”工作机制,惠水县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督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机制,河湖面貌持续好转,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局面,为惠水县打赢碧水保卫战和河湖管理攻坚战坚定了信心、探索了路径、夯实了基础。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