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开门红”是怎样炼成的——贵州省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探微

2015-05-05

  中国水利网站5月5日讯 (记者 肖智勇 通讯员 杨绪强)近日,贵州省水利建设领域捷报频传,贵州省首个大型水利项目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蓄水验收,20余个中小型水库工程相继开工,全年水利投资计划一季度完成了约3成。今年以来,贵州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实现了2015年水利建设的“开门红”:一季度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62.89亿元,同比增长108%,为22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28.6%。

  遇万难还须放胆,创佳绩要用智慧。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全省水利人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创新举措的结果。

责任绑定,变“被动”为“主动”

  2015年贵州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各市(州)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地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及时召开水利专题会议,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每一个水利项目有牵头单位、有责任领导、有具体负责人。

  贵州省水利厅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旬调度、月检查制度,加强动态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贵州省水利厅成立9个督查组,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解决。今年一季度,共发现基层水利建设中的问题56个,已督促整改问题21个,其余问题也制定了整改方案,正逐项落实整改。

  今年以来,贵州省各项水利建设明显提速。截至4月29日的最新报表显示,贵州省2014年度中央水利投资已经完成95.1%,达到了水利部提出的4月底以前完成95%以上的要求。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开工率达到97%,居全国第一;投资完成率22%,居全国第三。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率、完工率、验收率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竞争立项,变“暗斗”为“明争”

  贵州省在小农水、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项目申报中实行竞争立项,并对实施不好的项目县实行强制退出,通过奖优惩劣的激励机制,调动各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奖优惩劣,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调减进度滞后和工作开展不力的4个县共计1520万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奖励目前进度较快的8个县实施。在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病险水库治理等项目资金的安排上,贵州省对以往项目实施情况好、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的县市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倾斜。

  对项目实施推进不力的,省水利厅采取约谈、督办、问责等办法督促整改,直至调减项目及资金。2015年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竞争立项时,贵州省水利厅对往年度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2014年度水利改革发展综合考核成绩排名靠后的10个县(市、区)直接取消了参与竞争立项的资格。

创新举措,变“难点”为“亮点”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量大、基层建设任务繁重、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贵州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举措加速推动水利发展。

  建管并重,落实“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基本要求。启动实施10个贵州山区现代水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建管养用”一体化机制,综合推进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水价形成、维修养护等体制机制改革,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建得成、管得了、养得起、用得好。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通过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方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贵州省共有26个骨干水源工程采取了代建制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投资控制均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水利投资计划管理。省级收到中央投资计划文件后,20个工作日内必须将中央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中央和省级投资计划需要市(州)转下达的,市州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转下达到项目县。省级配套资金尽可能与中央资金计划同步下达,最迟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奋力赶超,变“劣势”为“优势”

  贵州的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贵州的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到106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00立方米;劣势在于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仅107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0.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贵州省抢抓国家稳增长、扩内需的投资机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努力突破水瓶颈,夯实水支撑,将水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机井)工程建设“三大会战”,大力实施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发展耕地灌溉面积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全省已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个,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8.04万亩,新增机井150口,新增解决了18.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作为项目储备,贵州新增规划了15座大型水库、197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项目。今年计划再开工骨干水源工程20个以上,继续推进黔中和夹岩两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确保开工马岭大型水库工程,力争开工黄家湾大型水库工程。

  瞄准贵州省水电站水库总库容大、水资源调蓄能力强的优势,贵州省提出了“以能源换水源”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新思路,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贵州省大中型水库供水管网规划》,通过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水和长距离管道输水,着力解决贵阳市、贵安新区、毕水兴“煤电一体化”项目区等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用水难题。

  “通过今年和‘十三五’期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将提高到165亿立方米,人均供水能力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实现今年一季度水利建设“开门红”目标后,贵州水利人正在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5月5日

肖智勇 杨绪强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贵州江口县14万人告别“肩挑水”
德江县观音滩水库大坝填筑提前14天达489米度汛高程
贵州遵义市:探索赤水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文明新机制
遵义市启动乌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贵州仁怀:“小农水”项目建设 惠泽数万农户
贵州省立法保护黔中水利枢纽
陈敏尔省长考察黔中水利枢纽工程
贵州遵义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成效显著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