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洞口到地下暗河,足足有五百多米的距离

修建在溶洞底部的水池

村民背水一趟要30~40分钟。

每次背水要休息2~3次才能到达洞口

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成了背水“主力军”

背水的老人中最年长的近80岁

险要处村民要互相帮助

镇村两级年轻干部每天都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担水

8岁小姑娘,带着弟弟妹妹在洞口等待镇村干部为她家送水

水抽上来了,从此刻起,村民们告别了溶洞背水的苦难

村民们争接抽出来的第一桶水
中国水利网站8月2日讯 贵州持续近两个月的高温少雨,造成了旱情持续加重,百姓饮水困难。在贵州旱情最严重的桐梓县的一个山区小村庄——马孔村,村民只能下到深深的溶洞里去背水,不过7月28日,成了他们最后一次背水的日子。
官仓镇马孔村是桐梓县干旱最严重的山村,位于远离县城的山里。由于周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存不住水,村民多年来就靠小水窖接雨水生活。而今年6月初到现在,只有24毫米降雨,小水窖早就干了,村民们又要到山上的这个被称为“仙人洞”的巨大溶洞里背水。
几十年前当地村民就发现了这个溶洞和地下暗河,最近这几年,这里成了村民们大旱之下的救命水源。不过,从洞口到地下暗河,足足有五百多米的距离,道路崎岖、没有光线,洞中狭窄的部分,只够一个人弯腰钻过去。好在村民们现在不用从地下暗河取水运出去,当地政府已经在溶洞底部修建了一个取水点,将暗河中的水抽到溶洞底部的水池中。
这个蓄水池,有6米长4米宽,能蓄50立方水。从暗河抽上来的水看起来非常好,清澈纯净,当地人是把这水直接饮用的。尝一下,水没有异味,还比较甘甜。
但是,从这儿到洞口还有180米的距离,当地政府和县水利部门现在要把水引到上面去,这样村民们就不用再背水了。这个工程已经开始一个星期了,7月28日下午16时15分终于通水了。洞口外面的蓄水池旁,围满了村民,他们都在等着接抽出来的第一桶水。
从此,马孔村的村民不用再进洞中背水了,引出来的水量可以保证280多户人家的人畜饮水甚至部分农作物的灌溉。马孔村村民一到大旱就要到溶洞背水的历史在这一刻结束了!
贵州省桐梓县官仓镇镇长王毅告诉我们,由于工程管道裸露,村民没有管理维护工程的技术和经验,饮水安全问题还是让人担忧。他们现在正在和县水利部门衔接,准备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争取水利部门立项,让整个设施更加完善,把水通过水表和管道,直接引到村民的水缸中。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