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观看试水现场

水通民乐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汤莉)9月13日,满天飞舞的雨水浸润着贵州遵义市凤冈县王寨乡土璜村这块久旱的土地,也就在这一天凌晨,忙碌了一夜的水利技术人员仍在仔细检查接头、阀门、线路等设备,计划开机试水。
工人们在决战收尾工作,土璜村的村民们也没闲着。“谭芬,快出来,水要通呢,一哈看不到了咯!”一大早,杨玉英和陈廷美、谭芬、张玉凤等几个妇女把猪草倒进了大锅儿,淋着雨就往土璜水厂赶。
原来,村民听到“土璜抗旱应急供水主体工程已经结束,可以试水”的消息,异常兴奋。几分钟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涌向水厂,满是期待的眼神。
12点19分,水泵正式开机,水流通过管道的哗哗声,夹杂着人们脚步声从四面八方涌向水厂。“水来啦!水来啦!”随着上千米长的上水管道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直径150毫米的水管里,汩汩清泉源源不断地流进清水池……
土璜抗旱应急供水一期工程从着手准备、施工到通水历经15个月,被誉为“政治之水、生命之水”。水厂座落在高山上的舅家湾,工程实施的山头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石多、水资源贫乏,施工难度极大。
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初,持续高温少雨的干旱天气,使凤冈发生50年来同期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57%的群众生产生活严重缺水,农作物受灾严重,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特别是土璜这块海拔高、水资源极度贫乏的村寨,别村才喊渴,这里的庄稼只要有火星子,就可烧一坡。这里已经有22个自然组5260人饮水紧缺,尤其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眼睁睁地望着山脚下那一江滚滚流动的乌江水兴叹,供水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如何让这22个自然组吃上水?县委、政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实行就地“取材”,向乌江“要水”。为此,县水务局专门派资深业务骨干十下土璜,实地考察工程施工线路,会同水利专家商议,于2010年6月拟定向乌江引水的方案,上报市水务部门,同时起动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同年9月31日,县水务局拿到市下达的批复,在10月1日举国欢庆的日子,土璜抗旱应急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动工就遇坎,芭蕉塘取水点搭脚就上坡,水平距离不足50米,垂直高度80多米,坡度为70到90度的长斜坡上到处是荆棘,毫无立足之地。施工“毛路”还是施工队与村民一刀一锄合力从满坡荆棘里劈出来的,其间不知撕破了多少人的衣裤,挂伤了多少人的手脚!
作为引(提)水工程部分,从芭蕉塘取水点到舅家湾净水厂,需要安装1.1公里的上水钢管,其中主体工程的钢管规格?150,每根钢管自重0.6T左右,光一节就要10人以上大劳力抬,要使其在陡峭的山坡里安身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今年又遇夏秋连旱,看到到处找水找不到的村民,渴的那股劲,施工方急,全体水利干部更急 ,可恨的是气温太高,最高温度已达45摄氏度,管道安装的难度系数加大,工人根本接触不了钢管,技术指导李天明当机立断,晚上施工,白天做基础,管子一根一根慢慢接上了,但做了千万工程的施工方心里始终没底。
“该工程所经路段地质构造复杂,在县内罕见。”凤冈县水务局长唐江介绍,管线建设需要穿过许多崇山峻岭和农家村落,特别是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无论施工条件和环境都显得异常艰难,在山区的沟壑旮旯里,水、电、路基本没有通。不少工人不惜抛家别子一头扎进了这山沟沟里,大多日子要风餐露宿,已经干了13个月。
今年8月16日,刘兴万副市长亲临土璜查看旱情,目睹田地开裂,水稻焦黄,村民绝收达到了100%,5000多农民干渴难耐,只有县政府96万元作启动资金就动工的安顺市水利电力建设总公司,实施的土璜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未另报过一次进度款),当即拍板市里解决200万元,力争一周内供水。
为了赶工,让村民及时用上水,解渴,落实好市长刘副的指令,接到唐江局长电话的技术负责人李天明带床草席赶往土璜,亲自督促施工,夜宿山岭。
“一二、一二”,满坡的工人一边喊着口号,一手拽着粗大的水管,挥汗如雨分批向山坡、山脚挺进,螺旋状卷曲的水管向深山延伸……
与此同时,土璜水厂却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挑砂沙、扛水泥、抬块石,穿梭不停。和砂浆、砌砖头、敷墙体,热火朝天。仔细的人不难发现,一道道发白的盐渍痕迹遍布上衣。
烈日炎炎,尘土飞扬。乌江河岸边的老人介绍,为了让老百姓早一天摆脱水困,满坡工人顶着烈日从早上6点一直奋战到天黑,从未休息过,却没有一个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7天后,电线接好了,水管拉通了,水泵被缓缓放入砌好的泵站前池,合上电开闸,乌江水呼啸而上,却见部份钢管的法兰接头处不断往外喷水,形成了一道道水雾……
这一状况引起水务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当即召集技术骨干前往土璜,会商探讨解决办法,同时也请来了市设计院的曾总工程师现场答疑指导。
经过综合分析论证,由于受地形条件、持续高温和钢管自重大等因素的影响,是导致钢管漏水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钢管安装不在同一轴线上,法兰受温度应力的影响,存在横向位移现象。其解决办法是:在每个镇墩下方增加一个伸缩节,钢管安装分段调直,原有的金属垫改为高压橡胶垫。
9月13日,土璜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全线37公里的管线全面贯通,水厂开机通水,开始进入工程调试、冲洗、消毒等试通水阶段。
针对该村上了年龄、行动十分不便,儿女长期在外工作的老人,县里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特意把水接到他们的院落,当看见汹涌而出的甘泉把自家的水池、水缸灌满时,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新旧社会就是不一样,不消你诉苦,清泉就送到家门口,共产党好啊!”老人们把安装水管的工作人员送出大门时,还在不停地念叨。
土璜村里,一个个水缸盛满甘泉,一张张焦虑的脸庞绽开了笑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