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南州水利局、惠水县水利局联合组织抗旱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抗旱(金燕 摄)
8月25日,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保田镇下保田村,村民刘开文正用一根细软管浇生姜,水是从一辆装满水的农用小型拖拉机上引下来的。刘开文一边浇水一边告诉记者:“种了5亩生姜、12亩烤烟、5亩包谷,40多天来,每天拖着水去浇地,由于干旱时间太长,就这样都减产了一半。”
旱魔肆虐,继去年特大干旱发生后,贵州省今年7月份以来又发生严重干旱,全省88个县市中有86个县市受旱,2027万人受灾。在贵州旱区,刘开文的身影随处可见,上万名机关干部也已紧急赶赴抗旱一线和当地群众一起抗旱。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25日召开的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
530万人饮水困难 农业损失超去年特大干旱
7月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仅54.1毫米,为1951年以来最少年份。全省境内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偏少5-9成,全省已有349条溪河断流,有479座小型水库干涸。受干旱天气影响,全省已有530万人、278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思南、习水、瓮安3座县城出现供水紧张。今年夏旱较常年提前10-20天,对农业的影响甚至超过去年百年不遇的大旱。目前全省有2178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成灾1326.5万亩、绝收442.5万亩,预计秋粮因旱减产164万吨,烤烟减产120万担,农来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为有效应对当前的旱情,8月19日,省防指将干旱灾害应急响应提升到Ⅱ级。据介绍,贵州今年旱情不同以往,属典型的“汛期旱”,实属罕见,原本该下雨的季节,却高温无雨,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给贫困山区人畜饮水带来很大困难,农业损失巨大。
万名干部下基层 370万人共抗旱
旱情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启动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及下基层的干部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组织广大群众抗旱,努力把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贵州省水利厅把抗旱保供水、保秋收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先后由厅领导带队组成40多个工作组深入抗旱一线指导保供水保秋收工作。全省水利系统共派出600多个工作组、5082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到受旱乡镇帮助抗旱。
“先生活、后生产”,解决饮水难是当前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全省水利部门先后组织1.1万名干部职工,开展应急打井,建抽水泵站、应急引水调水工程保供水。组织84支水利抗旱服务队、2000余人投入抗旱浇地,共抗旱浇灌294万亩。加强科学调水、管水,全省水利工程累计灌溉受旱农作物1640万亩。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抗旱人数373万人、开动抽水泵站4419处、机电井4.2万眼,出动运水车辆8720辆、抗旱机具15.9万台,解决了436.4万人、172.3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决不让群众没水喝 要确保农民减产不减收
往年的5-8月是贵州省雨量最集中的时候,今年的老天却似乎显得格外的“吝啬”。虽然8月22日贵州也下了一场雨,然而短暂的小雨对严重的干旱也只是杯水车薪。
相对当前的旱情,让贵州省决策者更为揪心的是,随着传统雨季的结束,今年秋冬季的用水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据气象部门的预测,贵州今年秋冬季降雨偏少,旱情仍将持续并呈发展态势,。
面对仍在发展的旱情,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强调,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救大灾的思想,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集中力量保饮水、保民生、保增收、保稳定,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发动全社会力量抗大旱,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落实补种改种措施,开动一切抗旱设施设备全力抗旱保秋收,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各项年度目标不动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受大的影响。
省防指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因地制宜地采取应急打井、应急引水、应急提水等措施,想方设法增加应急水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运水车辆为缺水群众拉水送水,坚决做到旱情不除、送水不断,决不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黎平要求,全省水利系统要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切实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全力以赴抗旱保秋收,想方设法满足当前作物及补种、改种农用物用水需求;扎实做好干旱次生灾害防范,避免因旱开裂水库、山塘突遇降雨发生险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