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水利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解决水资源匮乏难题,甘肃省张掖市将目光投向中水。2017年,张掖市印发《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实施方案》,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污水变废为宝,打造花海城市
“张掖越来越美了!城市越来越靓了!”市民们不禁赞叹。
在甘州区北郊湿地,草木葳蕤、清波渺渺,绿色在曲径处蔓延,鸳鸯在水中起舞。可曾想,如此美景皆源于污水资源化利用。
同样,位于祁连路与县府南路交汇处的城南中央文化公园内,湖水盈盈、清澈见底。作为甘州区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的优势又一次突显。
张掖市把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作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有力抓手,精心谋划实施,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支撑,2022年张掖市再生水使用量达到1907.13万立方米。
“景美、天蓝、水清,傍晚经常和家人一起来逛家门口的公园,整个人神清气爽。”家住润泽庭院的“90后”居民王嫣,经常通过朋友圈、抖音等社交软件直播家门口这片“世外桃源”。
废水循环利用,解决缺水难题
污水处理厂被称为城市的“人工肾”,它可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
张掖市共建成8处污水处理厂,实现饮用水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污水“五水同治”,污水处理量达4943.53万立方米,实现了城区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2022年8月,张掖市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泥资源化处置工程,日处理市政污泥150吨,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以下,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张掖市环碧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竹说。污泥发酵的产物可用于荒地造林、园林绿化、苗木抚育、矿山修复等多方面,达到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总体目标。
为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张掖市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推动实施临泽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
“污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绿化景观用水标准,实现循环利用,每年节约水资源314.75万吨。”临泽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张国科介绍。
建设民生项目,提高生态效益
2022年9月,张掖市甘州区被确定为全省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一年来,市、区两级水务及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辟“第二水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甘州区元宝枫储备林基地内,处理过的中水正浇灌绿植,水源便来自市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回用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以打造甘州区元宝枫种植示范基地、元宝枫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及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为目标,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甘州区青绿林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有说。
近年来,张掖市以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为契机,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补助资金,投资建设了张掖市污水处理三期项目。
“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的建成,有效提升了张掖市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处理后的尾水可直接用于北郊湿地的生态补水,对改善山丹河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都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厂长马永伟说。
如今,张掖市六县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656个规模化养殖场区全部配套建成粪污处理设施,粪污处理率100%;385个村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占比达41.5%,远高于全省24.15%的平均水平。
“半城芦苇半城塔,三面杨柳一面湖”是古甘州的真实写照。今后,张掖将继续加强再生水综合利用,积极推行再生水利用项目市场化建设模式,让“第二水源” 扮靓美丽张掖。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