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于1969年的洮惠渠东峪沟渡槽

洮惠渠大碧河渡槽
中国水利网站11月13日讯(通讯员 杨玉春 特约记者 陈文进)日前,甘肃省临洮县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洮惠渠沿线安装了35座省级文物保护标志碑,让社会各界直观了解洮惠渠基本情况、文保范围和历史价值,对依法强化保护水文化遗产和普及水情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洮惠渠原名民生渠,是临洮县境内所建最大的以自流为主的水利灌溉工程,是为数不多的近现代遗存代表,其始建于1938年,1952年、1972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改扩建。洮惠渠呈南北走向与洮河平行,全长78.47公里,有各类建筑物391座,流经临洮县 8个乡镇、65个村,设计灌溉面积15.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05万亩,现仍在使用并发挥着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洮惠渠的建成,让洮河临洮县右岸大片旱地化为良田,解决了坪区广大群众的饮水问题,带动和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
2016年6月,洮惠渠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划定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临洮县通过实施灌区续建与节水配套改造、洮惠渠补水工程等项目,使洮惠渠这条临洮人民的“幸福渠”焕发出新的活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