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特约记者 周维平)8月11日上午,来自上游邻县的降水,致使武山县区域内河水暴涨,渭河武山段水流量达最高达695立方米每秒,是今年入汛以来当地最大流量。8月11至16日持续降雨,造成武山县南部多乡镇受灾,沿河部分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据水务部门核查统计,截至15日16时,全县6乡镇12村受灾,20处1915米堤防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558万元。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带领相关部门及乡镇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点,积极动员群众采取措施抢险救灾;水务部门积极应对,立即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抢险预案,“五组一办”(抢险人员调度组、监测与技术服务组、物资调度与技后勤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宣传与信息服务组,水旱灾害防御办公室)根据各自职责,立即行动,深入渭河及五条支流排查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协调调运救灾物资。至8月15日9时,已有34盘铁丝、940片铅丝网片、8500多条编织袋运送到灾情一线,11台大型机械疏导河流排除险情;马力、高楼、鸳鸯、城关、龙台、杨河等乡镇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抢险救灾。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核实统计中。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