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24日讯 (通讯员 康贵良 陈文进)为了有效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甘肃省张家川县通过大力实施梯田建设项目,不断加快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注入了强劲动力。
张家川县是传统的旱作农业县,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张家川县确立了“修梯田、兴水利、建路网、铺全膜、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梯田建设发展思路,坚持梯田、造林、种草、田间道路合理布局,实行梁、峁、沟、坡兼治,田、林、路、渠综合配套,注重治理与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高效农业相互结合,为高效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张家川县2010-2016年梯田建设项目经甘肃省水利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共下达,累计批复总投资3437.2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975万元、地方财政资金752.92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706.29万元。项目区位于张家川县西南部,实施区属渭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葫芦河和牛头河水系,覆盖张家川县大阳、张川、胡川、马关、梁山、连五6乡镇55个行政村。张家川县健全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项目带动、利益驱动”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建设管理规范,坚持项目“双轨”并举,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4.53平方公里。其中新建梯田1971.66公顷,谷坊40道,涝池6座,配套农路80.2公里,造林928.8公顷,种草37公顷。项目建成后,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均达到74.3 %以上,各项治理措施年拦蓄降雨径流264.23万立方米,梯田化程度达到97%。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