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带河

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鸟瞰
□特约记者 秦素娟
一条亲水河,三湖清泉水,满目花草树,标志性建筑为一只高达99米的海豚。这样一处景区,会位于哪个地方?
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东部沿海。事实上,该景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戈壁大漠上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她的名字叫东湖。
戈壁大漠本应是砾石、黄沙、焦渴等苍凉景象。而在嘉峪关市,何以有这样一处水润之地呢?
为了雄关之城的明天
“过去风沙特别大,每年春天,几乎没有一天不刮风。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早上起来,窗台上的沙子还是一扫一层。”该市水务局干部赵玉珍介绍。
嘉峪关市因“天下第一雄关”而得名,因酒泉钢铁公司的建立而设市。在过去几十年里,该市工业长足发展,但受区位、气候、水资源等限制,城市生态十分脆弱,直到2002年,东湖一带还是一片戈壁荒滩。
“事业发展离不开人,人首先要有生存的条件。如果连人都待不住,怎么能把生产搞好、把事业发展好?”作为东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该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杰认为,进行生态建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适应发展要求,2000年4月,嘉峪关市率西部之先提出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扛起了打造“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嘉峪关市的旗帜。
对于创建初衷,该市政府主要领导说:“实施创建工程,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还可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这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作为创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9月,东湖建设拉开序幕。
美丽生态从戈壁走来
“这条河叫飘带河,它是利用西高东低的自然走势修筑成的,穿越整个公园,连起了岫玉、镜月、燕鸣3个湖泊,组成了东湖的核心景观和生态灵魂。”在景区中心广场,赵玉珍指着一河潺潺清水这样告诉我们。
中心广场中央便是东湖的标志性建筑——“海豚”,这是一处集气象观测、气象科普、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气象塔,为我国最高的气象塔,也是国内首个科普气象站。只是不知,在这干渴的戈壁之地上,为何会选择“海豚”造型呢?
据赵玉珍介绍,景点内的3个湖泊均为人工开挖而成,合称安远沟水库,水源引自祁连山支脉文殊山北麓的双泉泉水。
在砾石堆叠的戈壁滩上,要人工开挖总库容300余万立方米的湖泊,难度可想而知。嘉峪关人却没有退缩,他们“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牛用”,举全市之力投入建设,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输水明渠、倒虹吸、水库大坝和水工建筑物等建设任务,开始蓄水造景。李杰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他每天早出晚归,全年仅仅休息了7天。
植树造林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当地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85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 2400毫米。为在戈壁滩上营造一片绿色,他们挖出 1米左右的深坑,再从外地买来好土进行填埋,同时种上紫花苜蓿固土拔碱,并为每一颗树铺设了专门的输水管道。难怪当地人说:“在嘉峪关种活一棵树,艰辛程度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然而,凭着一点一滴的不懈努力,嘉峪关人硬是在东湖种植树木50多万株、建设绿地100公顷,迈出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历史性一步。
在赵玉珍带领下,我们沿飘带河东去,左右两侧树草繁茂、绿荫匝地,道旁的金丝垂柳摇着鹅黄的枝条,紫丁香举着淡雅的花朵,萱草上闪烁着晶莹的水珠,“铁骑林”里的乔灌草们正舒服地享受着“淋浴”,视线所及之处无不赏心悦目。
最令人惊艳的还是湖泊。放眼镜月湖,水面开阔,碧波浩渺,河畔垂柳照影,湖中游船如画;凝视燕鸣湖,鱼儿追逐,水鸟翱翔,清风推着微澜,绿树托着高楼,使人全然忘记了,脚下曾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
绿色发展之梦照进现实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建成后,一到晚上,跳舞的、散步的、写地书的,满满的人。周末的时候,我也经常带着孩子来玩。”赵玉珍说。
依托湖水,景区内还开发了水上步行球、皮划艇、冰刀、冰上自行车等娱乐项目,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就在采访当天,嘉峪关市近万名群众齐聚东湖参加健步走活动,共享生态的福利和运动的快乐。
由于水体优质、路面宽阔、环境怡人,从2004年起,东湖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确定为铁人三项赛专用赛场和训练基地,目前已连续承办国际铁人三项赛11届,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雄关之城的迷人魅力。
“景区里的湖泊也不只是景观,它们还发挥着水库的作用。”赵玉珍介绍,3个湖泊的年调蓄水量近750万立方米,可为嘉东工业园区和4万余亩农田、防护林、城市绿化区等提供生产和灌溉用水,实现了诸多水功能的完美融合。
我们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除东湖之外,该市还充分利用双泉泉水,建设了迎宾湖、南湖、龙湖等10余个蓄水性生态公园,现城市建成区人均水域和绿化面积分别达到28.63平方米和36.31平方米,不仅顺利实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目标,还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称号,阔步走上了“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持续发展之路。用一位退休职工的话说:“现在的嘉峪关,天蓝、地绿、水美,空气也很清新,我们盼了几十年的梦都变成了现实。”
蓝天白云下,再次仰望高高耸立的“海豚”建筑,记者忽然理解了其蕴含的意义——嘉峪关市,不就如这只“海豚”一样,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中,借着水势绿韵,正从戈壁滩上奋然跃起吗?
(图片由嘉峪关市水务局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