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7日讯 (特约记者 张云 陈文进)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全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有效避免和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了河流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安全。据了解,张掖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95条,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条,绝大多数河流防洪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对两岸城乡群众和农田设施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保障群众生命及农田设施安全,张掖市从2010年开始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先后对甘州区大瓷窑河、大野口河、酥油口河大石峡至王阜庄段,山丹县清水沟河、马营河山丹县城段,民乐县大堵麻河、洪水河,临泽县小东沟河,高台县摆浪河、山水河,肃南县大瓷窑河、隆畅河、文殊河、朱龙关河等13条河道进行治理。截止2015年底,共完成治理项目15项,总投资27074万元。疏浚河道22.1千米,新建防洪堤191.4千米,加固护岸23.76千米,新建护岸20.4千米,新建排洪渠5.9千米,改建排洪渠3.6千米,新建各类建筑81座,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乡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有效保护了36万群众和47.25万亩农田设施的防洪安全。2016年,张掖市落实中央及省级配套资金4310万元,重点对甘州区大野口河、酥油口河大石峡至王阜庄段,临泽县小东沟河新柳至西街段,高台县山水河,山丹县马营河城市防洪、大马营段,民乐县洪水河、肃南县文殊河、朱龙关河、隆畅河等10项目中小河流项目进行治理完善,并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为了确保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张掖市充分考虑河流生态保护要求,采用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的护岸形式,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形态,杜绝以治理为名围垦侵占河道,缩小行洪断面;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和工作协调,现场指导施工,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及时对工程建设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同时,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坚持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财务会计有关制度规定设立账户,严格审批程序,分类核算,按工程建设进度支付工程款,实行工程量结算会签制度,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