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云 陈文进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黑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中游、河西走廊中部,水资源严重短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1400-27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26.5亿立米,人均占有量仅1250立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城乡供水安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张掖市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采取控采限量、高效节水、水权水价改革等措施,市、县区联合行动,“多管齐下”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有效维持了良好的地下水生态环境。
加强监管,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张掖市建立了县级行政区2015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确定了地下水开采总量指标,实施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指标控制,确保了地下水资源利用的“精确管理”。张掖市要求各县区制定地下水超采区年度用水计划,把地下水资源利用“精准”到每个用水户和每眼井,与用水户签订管控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按计划取用水,并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区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关停部分取水井。
严格审批,强化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张掖市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打井取水行为,在地下水超采区内,除居民生活与应急供水外,严禁新增地下水取水项目审批。同时,强化开发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管理,把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作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对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的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批准,保证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完善措施,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下水资源管理形势,张掖市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地下水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节约保护、取水工程建设、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县区针对本行政区域地下水超采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组织编制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并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治理措施、落实具体任务等措施推动地下水资源节水管理取得实效。
项目带动,提升农业节水增收水平。张掖市在节水改造项目实施中转变投资模式,结合市场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融资,采用“PPP”和“PSS”等模式加大地下水计量设施的安装普及,目前全市45%的地下水取水井安装了智能化计量设施,有效提高了地下水管理的科技含量。张掖市按照“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了灌区高效节水工程,通过管灌、微喷灌、滴灌、垄膜沟灌等措施,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单方水效益,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通过采取综合节水措施,目前全市的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57以上。
创新机制,综合推进水价水权改革。在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同时,张掖市充分发挥水价促节水的经济杠杆作用,全面深化农业水价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目前全市农业水价按农业地下水0.10元/立方米的计量水价开征水费。张掖市还出台了《水权交易管理办法》,通过推进水权制度建设,进一步明晰各级各行业用水总量指标,规范水权交易行为,保障交易双方用水权益,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形成健康稳定的水权交易市场,从而加速推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