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敦煌生态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唐蔚巍

  《汉书·地理志》中对敦煌有精准的诠释:敦,大也;煌,盛也。意即又大又昌盛的地方。沿着名扬千古的丝绸之路行驶,就可与敦煌闪亮地相遇。那里是一个奇迹,一个传说,一个装满珍宝的心灵宫殿。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发源于祁连冰峰的疏勒河,浪卷雪山之水,滚滚西流数百公里,与党河融汇于敦煌绿洲。在通往西域的旷野中,孕育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青天碧水,河湖连绵,滋养着敦煌西北的绿色屏障。母亲河的乳汁,广济苍生。这里曾经绿草风声,马嘶雁鸣,胡杨挺拔,芦苇荡漾,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姿画卷。然而,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的恶化,敦煌来水已不再丰沛。东湖湿地已经消失,北湖湿地濒临涸竭,西湖、南湖湿地也在逐渐退化。

  月牙泉,身处流沙之中,却从未被流沙淹没,数万年来,在茫茫大漠里成为一大奇观,被誉为敦煌生态的“晴雨表”。但现在,万年不曾干涸的沙漠奇泉,水位却在近50年内迅速下降。上世纪60年代,月牙泉水域面积22亩,平均水深8米,现今月牙泉水域面积仅有8亩,水深仅0.5~1.0米。1999年,月牙泉一度露出泉底,让世人震惊不已。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月牙泉随时有干涸的可能。

  专家实地考察后的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虽然新构造运动、水面蒸发、风沙淤积等自然因素对月牙泉水位下降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双塔水库、昌马水库和党河水库的修建,疏勒河和党河的河道来水逐渐减少直至断流,加之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补排失衡和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湿地不断萎缩,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程度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则是月牙泉从水波汹涌走向浅水微澜的根本原因。

  根据资料显示:党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资源总量4.63亿立方米,开发利用量4.53亿立方米,敦煌在过去的34年间,党河干流水系资源毛利用率已达到97.8%,敦煌盆地水资源毛利用率高达100.2%。据了解,敦煌实际提取地下水水量远远大于其境内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采补失衡。枯燥的数字述说的正是“道法自然”的公正与无情。

  近几十年,党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人口、耕地和用水成倍增加。党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的敦煌、肃北、阿克塞3个县市人口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9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0.15万人,增长了4.2倍,且每年旅游人数达140多万人次;灌溉面积由14.06万亩增加到48.52万亩,增长了2.45倍;用水量由1.445亿立方米增加到4.26亿立方米,增长了1.95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用水量猛增,但敦煌年降水量和党河年来水量基本没有变化,地表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只能靠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敦煌绿洲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了10.77米,近年来仍以每年约0.24米的速度下降。敦煌及其周边县市绿洲边缘天然草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76万亩减少至目前的135万亩,土地沙化面积每年增加约2万亩。敦煌境内绿洲,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天然林面积减少了40%,草场面积减少了62%,湿地面积减少了68%。敦煌绿洲天然屏障功能削弱,库姆塔格沙漠每年向敦煌逼近2~4米。绿洲一旦失守,敦煌危在旦夕,进而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县市、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敦煌的“干渴”已经到了极限,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对水资源过度索取所付出的代价。

  与此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还不得不面对文化遗产受损严重的现实。凝聚了华夏文明几千年精粹的人文胜迹——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洞窟壁画已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土地沙化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引起壁画脱落,彩塑受损,崖体坍塌,成为莫高窟文物保护的一大威胁。

  面对敦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筑牢生态屏障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是保护敦煌绿洲,更是保护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生态退化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的匮乏和沙化面积的增加,破解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出发,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保护敦煌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一方百姓,让敦煌的魅力永久四射。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1年12月29日

唐蔚巍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