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区大坪村梯田

层层梯田美如画

武山县高楼乡屏凤山梯田加全膜覆盖

陇西宏齐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梯田

陇西县梯田

通渭县华岭乡新站村梯田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汪栋 通讯员 张金芳)近日,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截至目前,今年甘肃省共新修梯田160.24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150.09万亩的106.76%,超额完成2011年度梯田建设目标任务。
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实现全省粮食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梯田建设是夯实旱作农业发展基础的必由之路。今年是该省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第三年,甘肃省计划新修梯田150万亩。甘肃省水利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梯田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并在责任落实、建设进度、综合治理、产业开发等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
为了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梯田建设任务,年初,甘肃省水利厅与省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合七部门下发了《关于下达2011年梯田建设计划的通知》,将150万亩梯田建设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了承担建设任务的8个市(州)38个县(区)。各重点县(区)党委政府将今年梯田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省上计划及时编制了《2011年梯田建设实施方案》,将建设任务落实到了乡、村和地块。甘肃省水利厅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进一步细化了梯田建设工作责任、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和具体措施,明确了职责,靠实了责任。
各地在重视梯田建设规划设计和治理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了梯田工程的整体开发和综合治理的示范效应,按照“政府导演、项目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建设机制,把各部门的支农惠农项目整合到梯田建设项目区,合理配置各项工程治理措施,将梯田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程有机结合,拓展了“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路子,实行统一规划,整村、整乡、整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推进,建成了安定区太白山、通渭县庄子等一批示范样板工程,做到了旱作农业科技和特色产业的及时跟进,实现了“治理规范化、工程优质化、产业规模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定西市在近三年新修的78万亩梯田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力促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仅种植脱毒马铃薯达47万亩,实现了“当年修建、当年培肥、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天水市秦安县依托新修的9万亩梯田发展经济林果基地6万多亩,流转土地近万亩,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构建起了群众稳定增收的长效平台。
甘肃省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山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同时在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甘肃省水利厅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梯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10年底,甘肃省已累计兴修梯田3105万亩,占全省坡耕地的67%。梯田建设在有效利用天然降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