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30日讯 (记者 汪栋 通讯员 雷继英) 2009年,甘肃省临夏州委、州政府及全州各级水利部门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落实省、州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超前安排,全力组织实施了14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中和政县北部、康乐县北部、临夏市枹罕、永靖县盐锅峡、和政县新营、大沟、峡门、金场沟、大峡等9个项目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发挥效益,临夏县西北片、康乐县东南部,广河县中南部、积石山县北部、东乡县董岭5个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0.82亿元。全州新增自来水入户5150户,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9%,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使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占年任务15万人的102%。
综观2009年临夏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呈现出五大显著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州政府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并制定了《考核办法》。同时,州、县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式,落实责任,克服困难,想方设法筹措工作经费,积极主动到省直有关部门衔接汇报,全年共落实投资0.82亿元。
二是集中力量,抓好整县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多措并举,抓好整县推进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受益区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组织施工,协同作战的工程建设格局,促进了全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特别是东乡县为了全面解决干旱山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确保董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进行,县上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建设董岭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及入户工程,由25名县级领导包乡、100多个县直单位包村,并动员县直干部职工捐款,大战100天,完成主管埋设160公里,累计入户2.09万户,入户率达到85%,解决了17个乡镇11.5万人的饮水困难。
三是完善措施,强化建设管理。切实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州水电局制定了《入户阀门井建设意见》等管理办法。各县(市)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以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巡回监理、落实管理责任等“六项制度”为重点,从前期工作、水源论证、建设管理、财务管理、水质监测检验、运行机制、水价形成、项目验收等八个方面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了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整体式净水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提高工程运行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程度,促进了全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向高起点高标准迈进。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各县(市)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范围使用。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支付采取验收保障或部分报帐的办法,先干工程后付款,避免了花钱不办事,挤占、挪用和截留工程建设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五是加强协作,携手共建。在州、县政府、水利部门的多方协调下,《和政县、广河县联合建设和政南片、广河中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协议书》于6月在和政县成功签订,为全州合理共同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树立了典范,书写了两县团结一心、凝聚力量、携手共建、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使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充分体现到了富民惠民上,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成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