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生物岛碧道

广州千里碧道“八道三带”空间范式图

海珠区集“五道”于一体的阅江路碧道
□特约记者
赵雪峰
记者从广东省广州市河长办获悉,近日,《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印发。《规划》提出,至2025年,在广州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至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里。《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及保障措施,并总结出一套千里碧道建设的广州经验。
广州自古依水建城、因水而兴,水是广州两千多年来的立城之本、营城之源。进入新时期,广州市千里碧道建设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治理的新举措、新路径。
广州市将碧道建设作为城市治水升级版,深化细化广东省万里碧道“三道一带”空间要求,提出“八道三带”空间范式,即“水道、风道、鱼道、鸟道、游道、漫步道、缓跑道、骑行道”八道合一,“滨水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三带并行。碧道建设与岸线、河滩、沿岸绿地整个水生态系统的整治与修复协同开展,形成水体全循环过程的系统治理;同时注重与广州城市通风廊道体系的有机结合,保障河道风的通畅性。打造蓝线上的公共服务综合带,让河道的自然生态与亲水体验再次繁衍,实现堤内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系统治理,打造广东万里碧道建设的“广州样板”,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规划》系统总结了全市河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了国内外河湖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广东省、广州市重大发展战略,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市民、市有关单位和各区意见。下一步,广州将以碧道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市防洪防涝防风防地质灾害工作,系统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延续历史文脉,提升空间价值,带动滨水经济发展,高质量建设千里碧道,形成广东碧道建设的“广州方案”,开创广州河湖治理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