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广东省结合本省河湖实际给出了答案——打造万里碧道。
广东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与河湖水系关系密切。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补上生态欠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治水为民,兴水强省。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带动全省治水理念升级,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打造镶嵌在南粤大地上新时代广东亮丽的水生态名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是广东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生动实践,是巩固和发展治水成果的创新举措,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碧道建设体现了系统治水思维,共建、共治、共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通过优化廊道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格局,碧道总体上形成“三道一带”的空间范围:以安全为前提,依托堤防等防洪工程,构建碧水畅流、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以河道管理范围为主体,依托水域、岸边带及周边陆域绿地、农田、山林等构建自然生态廊道;以滨水游径为载体,串联临水的城镇街区和乡村居民点、景区景点等,带动水系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并与绿道和南粤古驿道等实现“多道融合”,打造连续贯通、蓝绿融合的滨水公共空间,构建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河湖水系注入多元功能,系统带动河湖水域周边产业发展,引领形成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目前,广东省正按照“三年见雏形、六年显成效、十年新跨越”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构建“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的万里碧道总体格局。到2022年,全省将建成5200公里碧道,珠三角地区率先初步建成骨干碧道网络。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7800公里碧道,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网络基本成形。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1.6万公里碧道,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碧道网络。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万里碧道建设成果值得期待,经验值得借鉴。本期专题,我们通过大湾区碧道建设实践,窥探“广东模式”的幸福河。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