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8日讯 据广东省防总消息,7日17时,今年第30号超强台风“海燕”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1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7级以上(75米/秒)。为做好台风防御工作,11月7日,广东省防总召集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和气象、海洋、水文、渔业等部门专家,对“海燕”发展态势进行会商分析,并做出相应部署。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邓海光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据会商分析,未来几天,“海燕”将以30~35公里左右的时速快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日早晨到上午以超强台风级别(16-17级)横穿菲律宾中部地区后,9日早晨进入南海东部海面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海燕”进入南海后将维持在台风以上级别(13-15级),严重影响南海大部海域。
会商认为,“海燕”有以下特点:一是移动路径稳定。目前大气环流系统相对稳定,各家气象部门预测的台风路径相对集中。二是移动速度快。“海燕”将以30~35公里左右的时速快速移动。三是风强浪大。受“海燕”和冷空气共同影响,8日,巴士海峡、台湾浅滩、东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海域将出现大浪到巨浪;8日夜间,粤东近海将出现2.5米以上的大浪。9日,“海燕”进入南海,大到巨浪区将覆盖南海海域,“海燕”中心经过海域将有9~10米狂浪到狂涛区,广东近海将出现2.5~4.0米的大浪到巨浪。10日,“海燕”中心经过海域将有狂涛区,巨到狂浪区将覆盖南海北部、中部海域,“海燕”对广东近海的影响最大,预计将出现4.0~5.0米的巨浪。11日,北部湾海域将有巨浪到狂浪,南海北部海域将有大浪到巨浪。四是降雨对大陆影响不明显。受“海燕”环流影响,10日至11日珠三角和粤西市县有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过程,但对大陆影响不明显。五是风暴潮增水不大。 “海燕”将给珠江口至粤西沿海带来一次风暴潮增水过程,将出现30~70厘米的风暴潮增水,上述岸段最高潮位在当地警戒潮位以下。
邓海光要求,省防总相关成员单位要加强预报预警,提前通知,加强指导和指引,落实好“四个百分之百”。特别要迅速严格做好可能影响海域船只回港避风工作,落实海上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切不可怠慢松懈、麻痹大意,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省防总于7日下午发出《关于做好超强台风“海燕”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应急值守和监测预报预警,落实海上作业平台、船只、人员防风避险措施,切实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8日12时前,在巴士海峡、台湾浅滩、黄岩岛、中沙、东沙、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作业渔船和过往船舶要回港避风或避开台风影响海域,特别是南沙群岛海域作业船只要提前安排避风行程,回港船只要避开台风影响海域;9日12时前,西沙海域、海南南部和南海北部海域作业渔船要回到海南港口避风,沿海各市特别是珠江口以西各市要及早组织近海海域作业渔船回港避风、渔排作业人员上岸避风。
省防总密切关注 “海燕”发展态势,从7日起,每日召开一次 “海燕”防御形势分析会商会。(粤水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