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鹏飞 张继涛 邹锦华
拥有充沛的降水、发达的水系、丰富的水资源、密集的水工程,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毫无疑问是水利大省。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水利部部长陈雷曾这样评价:“十一五”时期,广东水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了更多的水利发展成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站在“十二五”的起跑线上,广东水利将迈出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的强劲步伐。就广东水利“十一五”建设成就及“十二五”发展思路,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
“十一五”的五年,是广东水利大投入、大建设的五年,是水利各项事业大发展、大变化的五年,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五年,更是人民群众从水利工作中受益最多的五年。
记者:“十一五”时期,广东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请介绍一下“十一五”广东水利工作的主要亮点。
黄柏青:“十一五”时期,广东水利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快推进民生水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节水防污能力不断增强,水利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广东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85亿元,水利工作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其中,有三个亮点尤为突出:
一是通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现了“大水小灾”。投资540亿元,完成项目293宗,历经8年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一个覆盖全省、具有“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五位一体功能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已经形成,广东全省防灾减灾能力迈上了新台阶,经受住了近年几次大水的考验,在局部遭遇千年一遇强降雨的情况下,没有一座水库垮坝,没有一处堤防决口。同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全省年增加供水量12.76亿立方米,加强了雨洪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提高了抗旱和农业生产能力,增强了水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通过实施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探索和推进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工作,成立了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四大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机构,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了四大江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有序开发和保护工作。
省管河道的水行政执法工作也由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局承担。在东江、西江,实行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量分配方案,强化枯水期水量调度、压咸补淡等措施,有力保障了珠三角及香港、澳门的用水需求。这些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方面的成功探索,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实施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执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是做好水管体制改革,变“找饭吃”为“找事做”。“十一五”时期,广东省全面完成了列入国家规划的710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畅通了水利工程管理经费渠道,稳定了职工队伍,管养分离稳步推进,使水管单位职工从“找饭吃”到“找事做”,解决了过去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保障了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等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水利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水利建设攻坚战的强劲号角,省委、省政府九号文件描绘了广东水利未来发展蓝图。我们要谋长远,抓当前,使水利在建设幸福广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出台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委、省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九号文件。结合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广东在“十二五”时期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黄柏青: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九号文件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突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和水利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广东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强省”的跨越,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水利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围绕“十二五”广东水利发展总体目标,要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主要是实施“双千工程”(“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和“千宗治洪治涝保安工程”)。工程实施后,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一遇,县级城市达到50年一遇,中心镇达到20年一遇。
二是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坦率地讲,过去8年,我们把大部分的财力、精力都放在了大江大河治理上,农田水利特别是“五小”水利工程存在较多问题。从今年秋冬开始,广东打算用5~10年时间,累计投入800亿~1000亿元,开展农村水利万宗工程建设大会战,争取“三年明显见效,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基本完成”。农田水利事关粮食安全,事关民生改善,要果断地、大气魄地推进。
三是加快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准备建设一批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跨地区调水饮水骨干工程,加快推进珠三角“西水东调”等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配置、高效统一的全省水资源配置网络。要大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水通到家家户户,让全省广大群众都喝上自来水,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
四是全面完成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广东全省还有10万户45万水库移民住房需要改造。我们打算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让45万移民全部告别危房,住上新房。
五是加强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准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包括十个骨干项目、百个县、千个镇、万宗水利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建设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河湖连通、上下连通,进而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水利现代化。
六是着力推进行业能力工程建设。广东要建设水利强省,科技、人才支撑很重要。计划在“十二五”时期,造就一支高层次水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加快建设河口水利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一批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强化法规体系建设、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行业能力建设,实现宗宗工程有人管,镇镇都有水管所,村村都有水管员,使整个行业管理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没有和谐水利就没有幸福广东。要突破资金瓶颈,严格水资源管理,增强行业能力,提升水利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记者:“十二五”时期,广东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存在哪些难点?如何破题?
黄柏青:“十二五”期间,要想把广东建成水利强省,最大的瓶颈还是资金问题。我们算了笔账:2010年广东省水利投入大约是150亿元,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在这个基础上增长一倍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水利投入要达到1500亿元。这就意味着省级水利资金投入需求达500亿元以上。如何筹集资金,是广东水利发展首先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水利建设投融资改革上继续探索,用好“五块钱”,建立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好政府的钱;二是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用好银行的钱;三是继续推行BT模式,用好企业的钱;四是积极争取中央水利投资,用好上级的钱;五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用好社会的钱。总之,要最大限度地挖潜,来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难点之二在于让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真正“红”起来,“硬”起来。这也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焦点之一。要落实“三条红线”需要做好与其他部门,比如环保部门的协调工作;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出台统一的实施方案或操作意见。
难点之三在于切实提升行业能力,做到有为有位,有位更有为,使水利更好地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一是加强规划工作。要把规划作为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超前谋划并刚性实施。计划编制完善广东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综合规划、珠三角现代化规划、供水规划、内涝整治规划、水文发展规划等,并将其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广东水利改革发展。二是加强前期工作。工程能否做到筹备一批,审批一批,动工一批,建好一批,发挥效益一批,关键在于前期工作。三是加强水利法治工作。现在水法治建设存在制度、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到位等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弱化行业能力。因而,要加强水法治建设,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水利部门就是搞工程”的认识偏差,让公众认识到水利部门实际上还具有资源管理、执法监督等多项职能,具有更为广阔的管理、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水利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黄柏青最后表示,“我们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工作,不让广东一亿多父老乡亲们失望。我最大的期盼和心愿就是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水利发展道路,为建设幸福广东贡献我们水利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