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林国富 通讯员 何少钦
东圳水库是福建省莆田市人民的大水缸,属大(2)型水库。6月初莆田市持续强降水结束后,6月9日,东圳水库管理局(以下简称东圳局)分10批人员迅速对坝区、灌区开展汛后安全检查,走现场,查工程结构,实地观测水情水位。经过两天紧张又高效的巡查,共修复桥头站雨量计故障及下莒站GPIS故障2处,发现灌区水毁2处并及时地进行了抢修。东圳局以“防大汛、抗大灾、保安全”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水库和灌区运行安全管理,明确防汛责任与任务,细化汛期安全检查,充分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职责,对标对表防范化解防汛“三大风险”,防汛备汛扎实有序。
科学研判,精心规划
防范化解洪水超标风险
为全面防范化解水库防汛“三大风险”,切实履行防汛抗洪职责,东圳局防汛指挥部齐心聚力,定期召开局务会议,部署、谋划、商议、解决汛期工作重点、难点,按照水源需求统筹规划调度计划,全面化解超标洪水风险。
公示明责任。在水库大坝醒目位置设立告知牌,并注明“三大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确公示了汛期安全管理责任人,保证了汛期安全的联络畅通。
加固增水量。实施东圳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增加防洪库容6000万立方米,做到坝基河床、溢洪道、输水隧洞、进水塔稳固,水库正常蓄水、安全度汛符合规定,有效化解超标洪水风险,保证汛期安全。
规划保调度。结合东圳水库历史洪水资料,根据今年最新气象预警和水库实际运行情况,科学研判,补充完善了《莆田市东圳水库2020年汛期防洪调度运用计划》,并于3月30日通过省水利厅和省防汛办联合批复,使水库安全运行调度有据可依,保证汛期科学防洪。
细化标准,强化职责
严密防控水库失事风险
东圳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组织体系,强化“一岗双责”,逐级明确防汛职责。
抓好大坝、灌区日常巡查管理。东圳局以安全度汛为中心,每天对大坝、渠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完整性进行排查;定期组织专业队伍深入水雨情设备采集点,对东圳灌区信息化的水文自动化测报设备及溢洪道下游排洪警报系统等32个站点终端设备、3个报警点进行准确度校准及故障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大坝监测组人员每月对大坝坝体、坝坡进行位置监测,比对大坝变形观测记录,及时观测和发布预警信息。
落实汛期安全大检查要求。东圳局细化汛前安全检查,局领导带队共组织9组93人,多方位、多角度、多举措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分别对东圳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系统进水塔和分层取水口等重点建筑物进行汛前安全检测、调试、维修维护等,并对倒虹吸管、水闸、桥墩等易出现滑坡的险工地段开展了重点检查;对水库溢洪道备用发电电源及灌区63座水闸,进行了操作演练、启闭灵活性检查;对溢洪道、水闸内的大型杂物进行清理,对各闸门旁水尺进行重固、更换,并进一步对泵站机组、输水和溢洪系统的闸门、电机系统、钢丝绳进行了安全调试等,抓好隐患整治及安全抢修,提高组织指挥和风险防控处置能力。
严格汛期值班。东圳局严格落实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严密水库大坝安全巡查、水库水位监测等,全局上下紧密协作、密切配合,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使应对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性大洪水的能力得到提高。
完善落实《莆田市东圳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要求。东圳局按照预案要求,理清重点、难点、危险点,在汛前及时储备、更新防汛物资;按应急预案要求,及时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及应急保障组,对汛期重点地段、重点物资、重点对象进一步确认和核实,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以防为主,防洪推演
预防突发山洪灾害风险
东圳局以信息化安全平台为依托,未雨绸缪,立足防汛防洪基本功修炼,不断提升山洪灾害预防能力。
防汛应急演练规范化。今年4月东圳局组织召开水库防洪调度推演泄洪应急演练,以闸门启闭、卫星电话使用、防洪调度推演为主要内容,现场实操,实地检验了防汛调度人员遵守《汛期防洪调度运用计划》的实战演练能力,提升水库迅速、高效、有序应对特大暴雨、山洪等突发性事件处理能力。
水库管理信息化。依托东圳水库安全信息观测平台,结合水库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及灌区水雨情平台、水库水文、溢洪道闸门等运行信息,全面科学研判水库洪水动态,研判水库水位情况并提前为防洪调度提供决策,进一步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的风险。
渠道重点地段焦点化。为避免东圳渠道因山洪造成垮渠,今年东圳局还重点解决了沿渠放水孔堵塞问题,针对倒虹吸管、水闸、闸墩等易出现滑坡的险工地段进行了重点排查,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使灌区安全度汛得到进一步保障。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