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南区供水互联互通工程建设
□通讯员 李钢
“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日前,家住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平滩村村民吴志美将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流淌出来。
水之润,饮一泓清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饮水安全在脱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他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有的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还存在季节性缺水。他指出:“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以前平滩村的村民大多数以山泉水、机井水为主,无专门供水设施。别说洗澡洗衣服,就是喝水,都只能从塘堰、水库、山泉直接取水饮用,到枯水季节部分村民就近无饮用水可取,必须到很远的地方找水” 安澜镇农业中心主任张圣斌介绍。
转机源自巴南区2019年开始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提升两年行动”。该项行动启动后,安澜镇立即向巴南区水利局争取了新建松湖集中式饮水工程项目,饮水工程设计制水规模为200t/d,铺设供水管道近20Km,有效巩固提升安澜镇平滩村268户981人饮水问题及重庆锦绣安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春姿花坊儿童乐园、重庆众创农业股份合作社旅游基地约1000人的饮水问题。
近年来,通过中央、市、区各类资金的持续支持,巴南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已基本解决群众“有水吃”的问题,但离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干净水”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巴南区水利局从2019年开始牵头实施了两年解决全区农村饮水问题的行动方案,通过实施“两补两改”(村级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农村分散式供水补助,村级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场镇老旧管网改造)和“一扩一托”(场镇供水工程扩网、村级集中供水工程托管)为主的精准提升两年行动,重点解决全区8.62万户27.37万农村群众饮水存在的突出问题,总投资1.81亿元。
自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提升两年行动实施后,巴南区不仅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实现全区农村群众“有水吃”,而且将在2020年底实现“农村供水户户通”的目标,让全区所有农村群众都喝上干净水,补上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饮水安全短板。
水之舞,活一泓清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
“看看,现在水压充足、水质稳定,不用再担心开学后用水的问题了”渝江水务公司鱼洞营业厅负责人对巴川中学相关领导保证。
渝江水务公司的底气来自于南湖水厂每天8万吨的制水能力和2019年8月成功通水的龙洲湾隧道供水互联互通工程,有了它们,欧鹏云教育产业园用水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南湖水厂和龙洲湾隧道供水互联互通工程只是我区水利建设护航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巴南区依山傍江,水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突出,五布河、一品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鹿角-界石-南彭片区用水紧张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却越来越突出。按照习总书记“空间均衡”的治水方针,我区从全区发展的大战略出发,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开展必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创造性提出“五水联通”,通过新建观景口、高洞子等大中型水库和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将下涧口、丰岩、龙岗、高洞子五座中型水库连通起来,实现从五布河、一品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持续向南彭水库调水,较好的解决鹿角-界石-南彭片区和花溪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水支撑。
“下涧口、丰岩、南彭”水库调水工程于2006年5月开建, 2017年底全线贯通,实现区域水资源统一调配。2019年,调水工程向南彭水库调水1200余万立方米,日最大调水量10万立方米,较好满足了鹿角-界石-南彭片区和花溪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龙岗、高洞子、南彭”水库联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建成后预计每天最大调水量达到5万立方米,为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再注入一股活力。
水之悦,赏一泓清水
习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标志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在全国推行,他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也要求我们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走咯,要开始跳舞了。”在巴南区一品街道场镇旁的一品河滨江公园里,刚吃完晚饭的老婆婆们就开始吆喝着朋友,放起音乐跳起了坝坝舞。不远处,不少老人和小孩沿着风景如画的滨江公园步道散步玩耍。
而在两年前,没有任何居民愿意到这里来,那时,街边的一品河因受到污染河水发黑,一遇晴天,便发出一阵阵恶臭,成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除了一品河,花溪河、黄溪河的黑臭污染问题,群众反映也很强烈。
为此,巴南区陆续投入12亿多元巨额资金,对一品河、花溪河、黄溪河3条长江的重要支流进行清淤疏浚和河道整治,明显改善了3条河流的生态环境,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以前的花溪河被污染后又脏又臭,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如今,河水清澈干净,两岸绿树成荫,还成了人们休闲健身的首选地。花溪河的转变着实令人欣喜!”正在花溪河沿岸散步的市民李元春感叹说,花溪河作为巴南人的“母亲河”,其水质状况曾一度令人担忧,但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整治,这条河终于完成了又清又美的转变,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反哺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在河长制的深入推行过程中,巴南区石滩镇为我们提供了河流治理的一种范本。石滩镇成立了26支“巴石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连70多岁的鸡公山村党支部书记孙学贤也当起了志愿者。“‘巴石’,意思就是要把河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这些事情干‘巴适’、干漂亮。”。巴石先锋志愿者带动当地村民,把河边、路边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农闲时,他们也会集体到山间,清理山林中散落的垃圾。
河长制背景下,石滩镇河流、水库水质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开始反哺爱护青山绿水的石滩老百姓,许多外地游客慕名来到石滩镇游山赏水,并争相购买“石滩大米”、高山糯玉米、错季果蔬等农产品。尝到旅游甜头的当地居民,也越发重视对生态的保护。2019年,石滩镇举办了第二届农民丰收节。连成片的梯田上,金色的水稻被微风吹拂起层层稻浪,无数游客来到石滩镇,同时也带来了两千多万元的旅游收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有干净水喝、有充沛水用、有漂亮水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了一泓清水,我们一直在努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