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13日讯 (特约记者 王炯其)日前,笔者从重庆璧山区生态河长办了解到,今年该区将完成5000亩生态湿地建设,科学栽植水芭蕉、狐尾藻、睡莲等10余种优质水生植物,进一步促进河库水质提升。
据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各镇街正抓住春耕春播有利时机,大量开展生态湿地,青杠、三合、河边等镇街推进迅速。目前,全区已完成生态湿地建设1000余亩,预计4月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5月开展湿地验收工作。
同时,在璧南河、梅江河、定林河等两岸干支流集雨范围内的正沟,适宜田块整治囤水田10000亩;在璧南河下游健龙段、广普段,约10公里河段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利用生物等技术进行水质治理,进一步提升河流水质。
完成金堂水库、同心水库、天河水库、团结水库等11座饮用水源水库保护区污染源整治和45座非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整治,对103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确保达标排放。
此外,该区还将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养鱼池水质达标整治和农户家庭改厕工作,确保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