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重庆璧山:建“海绵城市” 雨水从“包袱”变“财富”

2017-09-25

  中国水利网站9月25日讯 (通讯员 王炯其 杨勇)重庆市璧山区位于重庆主城西郊,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

  近些年,该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雨水从“包袱”变为“财富”。

  随着璧山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雨水可渗入的草地、水沟被硬化成马路,小区里的绿地也被修建成停车位,致使城市无法像“海绵”般舒畅地“呼吸”,雨水只能通过地下管道排出,不少地方遭遇每逢下雨就“看海”的尴尬。

  去年,作为重庆市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璧山以绿岛新区作为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主战场,将城市打造成“会呼吸”的“海绵体”,让雨水从“包袱”变“财富”。

  “‘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是增强大自然的调节功能。”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璧山通过合理规划,编制完成了《璧山区“十三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璧山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三年实施计划》,试点区域8.35平方公里,对城市绿地、河流、排水管网进行整合,形成“绿色海绵”。

  事实上,打造“海绵城市”也是需要基础和优势的,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乃至城市规划等,都将影响着“海绵城市”的发展。在这方面,璧山有着先天自然优势,璧山是特有的“人人”型地层构造,这种天然的地层构造形态为地下水的积存和汇聚构建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储水场所。

  多年来,璧山一直将绿色生态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依托青山绿水打造了一批湿地生态公园,同时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彻底减少了降雨溢流对环境的影响。

  今年是璧山“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年,规划建设47个“海绵城市”项目,目前已完工项目2个,启动项目45个(其中,开工建设28个,方案设计17个)。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璧山通过三年时间计划建设72个项目将城市变成‘海绵体’。”该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项目包含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治理、自然生态系统绿色净化、亲水环境打造等,不仅能为城市居民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共存,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9月25日

王炯其 杨勇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重庆秀山县扎实做好双节水务系统维稳工作
构建河库管护新格局
重庆璧山区:水库配备专职保安 保护碧水惠及八方
重庆垫江遭遇强降雨袭击
精准治河寻回昔日美丽容颜
重庆秀山县整合水资源为旱区居民“解渴”
重庆垫江:挂图作战 涉水污染源整治301个
重庆垫江县:用“河长制”“金钥匙”开生态环境新局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甘肃临泽推行河长制开启生态文明新画卷.jpg
北京大图.jpg
济南大图.jpg
首页大图.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