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灌浆廊道底板绑扎钢筋
民工在兴建最后1公里田间渠道
中国水利网站5月11日讯(通讯员 金廷举)近日,笔者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获悉,去冬今春,该县紧紧抓住冬春新修水利的大好时机,以超常规的工作举措,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动群众掀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截至4月20日,提前圆满完成去冬今春年度农田水利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累计完成投资3.42亿元。
在冬春水利建设中,秀山县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补齐补强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来抓,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据县水务局局长任明亚介绍,我局紧紧把握本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生产合同制、廉政合同责任制。积极总结推广小农水改革经验,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后建工程”的要求,大胆探索创新建设奖补、项目整合、社会参与、建后管理等四项机制,吸引受益群众投劳投资和民间资本、社会力量、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还进一步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监管,规范施工监理行为,把年度全部工程委托一家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实行项目“打捆招标”模式。实施工程所在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在项目验收时,必须经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签字认可,方能通过验收。实行一线工作法,组织水务系统80多名技术骨干深入工地指导施工,对重要施工节点进行全程监管,解决建设资金、技术和管理难题。乡镇(街道)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矛盾。通过“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确保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圆满完成,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和干部安全。
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力推进秀山县农田水利建设取明显成效。该县农田水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截至4月底,全县投入工日380万个,出动机械60万台班,完成土石方650万立方米,完成混凝土12.8万立方米,新修防渗渠道62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29处,新修和加固堤防62.7公里,疏浚河道18.5公里,清淤沟渠385公里,建设村镇供水工程26处,除险加固水库2座,新修塘坝堰闸18处,新修水池水窖580处,新修灌溉机井15眼,新增蓄水能力445.8万立方米,新增除涝面积0.9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6.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2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1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4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4.5万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