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 冬闲变冬忙

2016-01-15

  □ 本站特约记者 廖中顺

  一排排山坪塘里,几十成群的人在筑坝、清淤,干得热火朝天,挖掘机挥臂田畴,忙个不停……这是笔者近日在重庆开县赵家街道保丰村一组看到的情景。过去的这个时节,大家闲着无事可做,与如今家家户户忙着修补水利设施形成鲜明对比。

  保丰村地处断头山,几百亩粮田全靠100多口山平塘灌溉。山平塘蓄不了水,当年收成就要成大问题。

  “其实,象这样的蓄水池,在我们这些的地方非常管用。就是得要经常‘打理’,清淤是少不了的环节。”保丰村支部书记张定超告诉记者,塘、堰都得经常维修,但维修得需要劳动力。

  开县常年有50万人外出打工,这部分劳动力正好冬春返乡。开县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个时机,大力组织发动,动员他们加入到水利设施冬修的队伍中来。

  “我们村大大小小有60多口水塘,大量劳动力外出后,许多山塘失修,群众戏称‘装月亮’的堰塘……”,年过六旬的周先举多年来尝尽了缺水灌田的苦酸滋味。

  冬春农闲时节,他动员外出打工回来的儿子、儿媳,全家老小齐上阵,每天忙碌在清塘除淤的现场。周老汉的儿子说,“现在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由农民自己作主、自己商议、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己受益,实行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我家这2口几百立方米的水塘现在是由我们自己负责管理与使用,蓄满水后,要灌溉好几十亩水田。所以我老婆掂个大肚子,也跟着忙啊。”

  看着老周家“势单力薄”,他的侄子也赶来帮忙,还联系来一台挖掘机助阵。全村亲帮亲、邻帮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奏响了春耕兴水协奏曲。

  “水啊,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水利设施马虎不得。”宁定村支部书记感慨地说,现在党和政府把水利设施整治维修投入的大头解决了,我们只是做点修修补补的事,必须发动众人的力量。

  农民忙碌的背后,得益于县里“先建后补”机制的持续发力。

  近几年,全县针对病险山平塘存量多的实际,每年将山平塘整治的原则计划下达到乡镇街道,搞得快的多给指标,行动的迟缓的少给,不动的坚决不给。激励群众自发清淤山平塘、清理渠道,保证筹资投劳不打折扣。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1月15日

廖中顺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重庆江津:3万余群众不再守着长江喊“口渴”
开县水位调节坝水文化科研课题通过水利部结题验收
重庆江津:蓄水池5口变7口 解决“喝水难”问题
开县建立县城区城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重庆璧山区城区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重庆石柱:万胜坝水库书写“吨水1元钱”神话
重庆市警民建立长江三峡库区水上应急联动机制
重庆石柱:集中整治1980处水利工程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jpg
吉林 大图副本.jpg
1.jpg
安徽繁昌县:小水利提升 促农民增收.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