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20日讯 (通讯员 张丽 周福刚 张秀华)穿过蜿蜒曲折的村中小路,转过一片橘子林,一座白色的农村瓦房便映入眼帘,庭前的花木葱葱郁郁似笑似迎。七龙村的李国强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会过上房前养花屋后种地、院内鸡鸭成群院外忠犬逡巡这种让城里人都梦寐以求的惬意生活。
1991年,为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重庆市万盛水务局规划在丛林镇七龙村修建汤家沟水库。听到要修建水库的消息后李国强便显得忧心忡忡,他的土坯房和几亩肥地将会随着水库的修建化为乌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汉子,不想搬、不愿搬的思想已经填满了他的大脑。“当时,我确实也没想到搬迁后政策有这么好,我以为搬走了就没地种了,交通也不方便了,我生活就会成问题,我肯定一万个不愿意呀!”说起搬迁时当了钉子户这个事儿,李国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汤家沟水库被万盛人民誉为“生命工程”,是万盛百姓的“生命之水”,总库容1036万方,控制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22平方公里,涉及移民人口数581人。汤家沟水库的建设占用了周边村社大量肥沃土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后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大打折扣,移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
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万盛共有移民后期扶持指标1650人。为把后扶政策真正用好、用足、用活,万盛水务局采取深入库区召开院坝会和“一事一议”的方式,充分听取移民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后再结合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新村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了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有效确保了扶持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汤家沟水库的移民是万盛区最先一批享受后扶政策的群众,针对搬迁后土地较贫瘠、交通不便、饮水无保障等问题,万盛水务局投入资金1155万元,以发放种子、化肥的方式扶持移民小规模种植应季蔬菜,并全力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沼气池68口、山坪塘12口、移民活动中心1个,修建公路及人行便道4.1公里,新修蓄水池、水处理池、清水池各1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移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据该区移民办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正计划在汤家沟水库移民村发展猕猴桃、车厘子规模化种植,全面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要让库区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如今,因汤家沟水库搬迁的百姓无一不感叹移民后扶政策的好。“路通到家门口不说,还专门修了水池,吃水比原来还要方便,每年还有600块钱直补金可以领取,就算哪年庄稼收成不好嘛,我们也不用愁吃不起饭噻!”李国强乐呵呵地谈起了自己搬迁后的生活。
十年来,万盛经开区投入移民资金4786万元,大力开展基本口粮、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生态及环境保护、其他基础设施及生产开发等项目建设,圆满完成青山湖水库、板辽水库等15座中小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新增灌溉面积3500亩,危房改造面积7480平方米,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18个,建设通村公路4000米,建设村卫生室面积200平方米,新建400平方米移民活动中心,帮助解决了4个村152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较2006年翻2翻,库区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灌溉用水难等问题已不复存在,幸福早已溢满每个库区移民者的心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