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卧佛镇山坪塘整治工程
□陈捷 蒋尧
重庆市委、市政府2013年决定办好22件重点民生实事,3年内完成7.4万口山平塘整治任务。潼南区立足实际,按照“无病险、能蓄水、真管用”和“群众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社实施、镇街统筹”的原则,制定了用3年时间完成2608口以上山平塘整治的目标。截至6月底,2624口已完成,累计完成清淤扩容196.5万立方米,深挖扩容157.6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面7.37万亩,受益群众达11.6万人。
实施:受益群众为主体政府引导促落实
“以前我家的农田经常缺水,现在山平塘整治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栽秧时没水了。”花岩镇花岩村村民吴玉明近日看着门前长势良好的秧苗开心不已,“今年旱了那么久,春耕育苗也没受到任何影响。”
整治好的山平塘,除拥有功能完善的挡水、排水、放水设施,还修建了整齐的步道和梯坎,不论水深浅,都能方便村民洗衣服、取水抗旱。
“山平塘必须具备‘三个有’才可整治,即有人饮和产业发展需要、有业主管护(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或村社集体组织)、有机制保障(市县出资、群众投劳)。”潼南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潼南山平塘整治之所以推进迅速、群众满意,主要是将任务分解到各镇街统筹实施,水务局负责技术指导与监管,采取专业监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成了责任明确、多级联动、上下齐心的良好局面。
监管:水利部门严把关质量为重树精品
2013年12月,潼南编制印发了山平塘整治工作方案和操作办法,对山平塘整治标准、项目建设、项目验收、资金筹集与管理、监管运行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据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地域相近原则,水务局将22个镇街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局领导牵头负责、业务科室农田基本建设管理站一名人员具体负责,并从局属各科室抽调了11名业务技术骨干,每人负责与两个镇街对接,进行技术指导、进度督促、质量监督。
“我们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技术手册要求,在完成挡水、放水、排水设施的同时,把清淤扩容作为重点,整治后的山平塘蓄水深度不低于2米。”该负责人说。完工后,还要严把竣工验收关,镇街初验100%全覆盖,区级抽验达到50%以上。验收时坚决做到“五个一律”:一律只对纳入整治计划的山平塘进行整治并验收,没有清淤扩容的一律不得验收,一律不得搞“四面光”面子工程,一律不得存在安全隐患,没有群众代表监督签字认可的项目一律不得验收。
管护:受益群众为主力政府督查严管理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动辄投入数十万、数百万元,但却经常因疏于管理而“短命”。为加强和规范山平塘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提高工程综合效益,潼南出台了《潼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并参照市局“竞标”模式,通过宣传发动,让有条件的村社通过“一事一议”决定申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明确群众集资投劳标准和管护责任,落实运行管护责任主体。
此外,政府还与各镇街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山平塘建设管护纳入镇街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实行水利民生工作推进情况周报、月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督查考核。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潼南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落实山平塘管护人员和责任,建立‘有人管水、有序用水’机制,逐步改变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状,确保水利工程有人管护,长效运行。”区水务局农田基本建设管理站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