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7日讯 一口口山坪塘遍布田野,一条条引水渠纵横阡陌,“哗哗”的流水一路欢歌直奔农田,三五成群的人们锄禾劳作,挥汗田畴。这是笔者近日在重庆开县丰乐街道黄陵村见到的春耕场景。
“过去,我们村1000余亩农田因塘库失修无法灌溉,多数成了‘撂荒田’,每年春旱,全村就要发动全家老少到处找水,真是揪心啊!”黄陵村4组刘老汉回忆起当年种田缺水的经历时,感慨万端。2009年实施“小农水”项目后,他和全村3000多村民一样,水畅人勤,喜不自禁。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着实让开县农业基础条件和耕作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变,也让开县丰乐、长沙、南门、岳溪、大徳等重点产粮大镇(街道)实现了连年增产。据了解,全县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三年共新建改造小型灌区渠系配套和引水堰140.75km,整治山平塘797口,新建、整治小型提灌站78处/1358kw,新增蓄引提水能力623万立方米,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98万公斤。粮食产量达59.1万吨,开县因此而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为了巩固“小农水”项目建设成果,开县政府每年投入7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水利设施管护,落实了乡镇(街道)、村社和用水户管护责任,保证了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确保了全县粮油生产持续增产增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