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杰 范丹丹
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遭遇多日连续强降雨过程。继7月30日水利部对京津冀的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后,31日,北京市水文总站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暴雨洪水中,1.44万名北京水务人坚守岗位,城市河湖洪水通过“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排涝调度措施,实现了让雨洪安全“绕”过城市、将洪水有效排出的目标,确保中心城区防洪安全。
“拒、绕、排”措施,守卫城市防洪安全
城市河道行洪,这些雨洪都去了哪里?北京目前已构建“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格局。“西蓄”即利用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永定河引水渠、玉渊潭湖等蓄滞洪水,减少城区西部地区的雨洪水进入中心城区。“东排”即利用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向东部北运河排泄中心城区雨洪水。“南分洪”即将南护城河洪水通过分洪道闸向凉水河分洪。“北分洪”即自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由南向北,通过京密引水渠安河闸向清河分洪;西土城沟、小月河洪水向清河分洪;东土城沟、北护城河洪水向坝河分洪。
以此为基础,通过蓄洪达到拒洪的目的,缓解城市核心区及城市副中心洪水压力;通过开启分洪道闸,向南分洪,实现雨洪“绕”城市副中心泄洪;通过四大排水河道,将洪水有序“排”出,最终以“拒、绕、排”的措施,实现城市安全防洪目标。
开启分洪道闸,一路“南分”确保安全行洪
7月30日16时,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凉水河大红门段的分洪道闸浪花翻涌,三孔闸门已完全提出水面,处于敞泄状态。
自7月29日起,随着雨势增大,河道水位上涨,北京启动“南分洪”。“按照调令,分洪道闸连续多次加大下泄流量,目前以70立方米每秒的瞬时流量全力分泄南护城河的雨洪水。”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副主任黎小红说。
凉水河是北京中心城区四大主干排水河道中最长、最宽、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面积最大的河道,为了减轻中心城区防洪压力,承担了南护城河52%的分洪任务。分洪道闸作为连接南护城河与凉水河的关键控导工程,北京城区南部的洪水就是通过分洪道闸的全力分泄,才能一路奔涌向东南方,顺利导入北运河。
“为了保障凉水河行洪安全,管段内已到位188人、机械27台,沿河拦污栅也被撤离河道,涉河工程全部停工。”黎小红介绍,截至7月30日14时30分,凉水河上的分洪道闸累计过闸洪水达123.02万立方米。
“尽管连日暴雨让凉水河水位上涨约2米,但均未超过警戒水位。”顺着大红门管理所所长王思远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位于分洪道闸进水口右岸的警戒水位。
暴雨不停,这场城市防洪排涝的“接力”仍在继续。
加大下泄流量,“北分”通道分流洪水
北护城河是北京中心城区城市防洪排涝格局“北分洪”中的关键通道。
南长河汇集来的雨洪水,通过北展后湖节制闸后经转河进入北护城河,再经过松林闸、安定闸、东直门闸等接力下泄分流,一部分通过东护城河暗沟排往通惠河,另一部分排往坝河。
北展后湖节制闸随着上游南长河水量的变化,动态调整水位,为下游松林闸的流量调节留出时间。“我们密切监视水情,根据调度指令调控水位,确保洪水不上岸。”北展后湖闸管理站站长王佳维说。
46.2米是松林闸的控制水位。7月30日14时,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工作人员进行了提闸操作,松林闸下泄流量在16立方米每秒的基础上加大,以此降低上游河道水位。
“当前,全市河道均在行洪,管理所正全力做好水位调节、雨量监测等工作,保障首都防洪安全。”北环管理所副所长刘继琨介绍道。
“这棵倒入河道的岸柳影响行洪安全,咱们得立刻对接处理。”7月31日清晨,城区暴雨又至,西城区水务局副局长姚猛一行人进行每日河道巡查,一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落实抢险措施。
暴雨之下,北京水务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用点滴之力汇合力,全力保障中心城区防洪安全。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