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睿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跟随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物多样性课题组与生态本底调查组专家队伍,沿温榆河主河道深入公园在建区,近距离了解这座集蓄滞洪水、生态涵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肺”。
温榆河公园地处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清河、温榆河两河交汇处,是北京市重要的防洪通道和生态走廊。
以水为脉的温榆河公园,拥有湖泊、河流、湿地、小溪、滩涂等丰富的水系形态,水域面积广大,以再生水、天然雨洪水为主要水源。
根据北京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和防洪规划,公园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低干扰、生态化的方式建设蓄滞洪空间。
在河湾入口处,尚有零星的秋沙鸭迟迟不愿北飞,两只鸳鸯追逐嬉戏。专家组成员吴岚指着河道旁一棵倒伏的树说:“像这样的树,只要不影响行洪,建议不清理,因为小动物、水鸟会在里面筑巢藏身。在留野区,我们的建议是‘脏的清,乱的留’,充分还原自然生境。”
沿河向密林深处走,落叶层叠。在落叶间隙,荠菜等野菜争先冒出绿芽。这在“标准化”的城市公园里并不常见。
温榆河公园在建设中充分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确保公园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度保留落叶”就是其中一项尝试。
行程中,专家组还遇到了“业余爱鸟人”刘老师。从事小学教育的刘老师,对北京的鸟如数家珍。得知专家组中有负责公园规划设计的成员,她反复叮嘱:“一定要保护滩涂,减少河岸硬化,帮鸟儿们留住底栖生物。”
据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在对北京温榆河公园鸟类、鱼类、底栖生物进行的监测评价中,共记录到67种鸟类,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公园作为首都大山水格局重要生态枢纽的作用初步显现。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