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中国水利网站1月5日讯 (记者 张隽)这个冬季,北京正经历一场异常的严寒,全城一片逼人的寒意,而在北京各郊区(县),一番冬修水利的火热场景却正在上演。
河道修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村级排水沟整治、农村雨洪利用设施建设……都是施工的主要内容,京郊各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确保北京2013年汛期安然度过。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降雨量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房山区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全市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多处受损。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了水利工程建设动员大会。这次大会也是“7·21”特大暴雨灾害后,北京市对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一次全面动员。市委书记郭金龙要求,“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群众营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环境”。
北京,在灾害过后重整旗鼓,正在加紧对水毁工程进行新一轮修复与建设。
寒冬里依然酣战
2012年12月20日,天气预报北京将迎来零下15摄氏度低温,记者来到房山区哑叭河旁。河道里,工人们正在寒风中进行坡脚护砌和跌水施工。
“7·21”特大暴雨后,备受媒体关注的碧桂园小区就位于房山区哑叭河岸边不远,当时,哑叭河京港澳高速至京广铁路段1.6公里未治理河道受灾严重,洪水漫溢冲进碧桂园小区……
“现在我们正在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2013年6月1日汛期之前完成河道工程,让哑叭河具备行洪能力。”负责哑叭河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史立威告诉记者。据了解,2013年汛期之前,哑叭河1.6公里河道将得到全面治理,并修复堤防3.2公里。
同样,在门头沟区西峰寺沟下游段,施工工人冒着严寒,在河道里开挖土方,为河底铺设铅丝笼。
“7·21”洪水行经西峰寺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当时,河道的防洪设计不足5年一遇,河道宽不足10米。
“我们将疏挖、拓宽河道,提高河道行洪排水能力,达到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不漫溢的防洪标准,河道也将拓宽到66米。”门头沟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巍介绍道。此外,河道将形成观赏水面,绿化堤岸,使西峰寺沟成为水清、岸绿、生态的河道,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房山区和门头沟区在“7·21”特大暴雨中,受损最为严重,因此冬春水利设施修复与工程建设任务也最为繁重。受灾后,两区根据区情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一时间对水利建设进行详细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水毁修复。
“水利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基本条件。”房山区水务局总工程师王勇说道。
据了解,房山区城镇及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共涉及21个乡镇181个村,其中存在越冬供水安全问题的107个村,目前已全面实现冬季供水。其他74个村的相关建设,也将于2013年上半年完成。农村污水治理灾后重建工程也已开工,计划于今年6月底完工。
为民服务暖人心
“针对郊区水利工程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足和突出问题,我们将分4个阶段,逐步完成中小河道治理等8项主要任务,实现‘区区有重点、镇镇有项目、村村有工程、社区有集雨’,建成相对完善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防洪体系和水资源收集利用体系。”北京市水务局郊区处副处长刘春明,对记者道出了北京郊区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在中小河道治理方面,北京郊区水利工程建设选取了洪涝灾害易发、工程设施薄弱、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34条段280公里中小河道进行治理,清除全市主要行洪河道主河槽内障碍物。
此外,北京郊区还将建设雨水收集设施200处,实施1960座塘坝、坑塘、鱼池排查消隐,新增都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5.7万亩,整治农田排水沟渠11.8万亩。
每一项工程建设,都把人民的安全与利益放在了首位。
“这么冷的天,不戴手套拍照冻手吧?”在哑叭河河道修复施工现场,施工工人关切地问记者。
“没事儿,和你们相比,不算什么。”
“我们这不是为了群众安全嘛!要是再下暴雨怎么办?所以必须加紧干!”
此时此地,天气虽冷,人心却温暖。
当冬去春来,当河道边的花果树木长出新芽时,遭受“7·21”暴雨水毁的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将接近尾声,那时,新修复的河道将似铜墙铁壁,守护两岸居民。那时的北京城也将更加美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月5日